2016年第一个交易日,大盘以5%和7%的二次触发熔断机制而停盘,这是中国股市启用熔断机制新规之后第一个交易日,俨然给熔断机制来了一次完整的实盘“公测”。
回顾历史,对于市场参与者来说,每一次“制度”的变化,在增大交易成本的同时,也在制造更多不确定性,从而助长市场的贪婪和恐惧,让以散户为主导的中国股市更加情绪化。顺着历史的逻辑,就不难理解缘何一个本应该稳定情绪的“熔断机制”,反而变成了情绪的催化剂。
从本质上说,熔断机制是一种在市场出现过分恐慌的情况下,用暂停交易的方式来消化情绪、查找原因、寻找对策、披露信息等,可以解决股市短期和应急问题,给市场一个冷静期,尤其是当市场因非理性因素导致急涨急跌时,通过熔断机制使市场交易暂时停下来,让各方有一个冷静思考的时间。比如由于软件系统措施导致买入大量ETF的光大“8·16”乌龙指事件,如果有熔断机制,就可以在第一时间斩断交易链条,并发现错误、停止程序运行,从而减少损失。
不仅如此,有了熔断机制,在暂停交易期间,监管当局能够在盘中就触发熔断的原因进行评估,如果涉及谣言等情绪面的因素,可以即时进行疏导。
参考西方国家使用熔断机制的效果来看,熔断机制在保护大多数投资者,以及防范整个市场风险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从新年来第一个交易日来看,熔断机制在中国有点“水土不服”而作用有限,具体说来,原因在于:
一方面,存在熔断机制基准指数沪深300指数的失真问题,熔断机制基准指数沪深300是一种指数熔断,而非个股的熔断,并不能如实地反映沪深两市各自的涨跌情况;另一方面,中国A股独特的交易制度,由于没有放开“T+0”,使得期限交易存在不对称性,可能让熔断机制的功能大打折扣;不仅如此,为了熔断而熔断的交易规则对维稳股市而言并无太多实质性的意义,在实际生活中,日跌幅超过7%的日子非常罕见,完全不具有代表性。
事实上,鉴于中国当下的市场环境,熔断机制只能救急,但不能救火,难以改变股市下跌的态势。虽然,熔断机制对于突发事件能够起到暂停作用,但是,解决不了中国股市的根本问题:当绝大多数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经营前景不看好,对经济发展信心下降的时候,即使采取熔断机制,股市随后也会接着下跌。
但是,就新年首个交易日股市的大跌而言,熔断机制是偶遇的小插曲,不应该就此而简单地否认熔断机制的作用亦或“问罪”于熔断机制。
后股灾之后的市场信心依然没有完全恢复,即将到来的注册制所带来的短期利空,以及1月9日解禁潮、“减持禁令”即将到期等,不仅如此,美联储加息的压力以及人民币贬值的预期,直接构成了内外交困的多重利空。在此背景之下,二级市场的观望和抛售情绪加重也就不难理解。
需要引起投资者警惕的是,对于近期行情走势,由于熔断机制效果欠佳,在接下来的几个交易日里,当跌幅接近熔断阈值时,可能导致市场参与者预期自我实现。换句话说,在股市下跌时,投资者担心因继续下跌触碰熔断阈值暂停交易,会提前大量卖出股票,结果导致股指快速触及熔断机制,由此一来,熔断机制将会间接助跌全天的市场行情。
作者:中兴汇金投资研究部高级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