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去年6月份开始,A股先后出现了两轮股灾。而进入2016年之后,中国股市似乎开启了股灾升级版的模式。其中,上证指数开市两周时间内,暴跌超过18%,普遍个股的跌幅超过30%。
对于股灾频发的原因,市场上亦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回顾中国股市的历史,诞生20余年来,A股市场频现暴跌的现象,更值得市场参与者深思。
A股频现暴跌或长期低迷,凸显出投资者持股心态不稳,本质上是投资者对市场缺乏信心的表现。而造成A股频繁暴跌的根源,则在于中国股市长期以来的定位错误----A股市场并非为投资者服务,而是为融资者服务的。
正是由于不准确的股市定位,决定了A股市场的投机氛围浓厚,同时,也决定了投资者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障。
现行的《证券法》缺乏对投资者权益的保护,对内幕交易、操纵市场规定比较简约。最高法院在2002年、2003年就虚假陈述民事索赔颁布了两个司法解释,但是对操纵市场还没有详细的司法解释。不仅如此,这两个司法解释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比如在民事责任方面主要规定了公司的责任,对于董事、高管的责任规定不明确,容易被逃避责任。
在《证券法》修订草案迟迟没有出台的情况下,投资者利益受损,常常面临着欲诉无门的尴尬。而像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违规违法行为给投资者造成损失的,投资者至今也没有有效的维权渠道。
正因为中国股市定位不准确,也正因为中国股市“重融资,轻回报”的真实现状,再加上中国股市以散户为主的特征,使得博取差价俨然成了投资者在市场中盈利的主要手段,也是其生存的唯一法则。在此背景之下,一旦市场有不确定性和利空消息叠加出现,抛售股票成为广大散户最佳的自我保护方式,直接催生了股市的暴跌。
近年来,虽然上市公司的现金分红力度有所提升,且相关政策对投资者长期价值投资行为给予了较好的支持,但中国股市“重融资,轻回报”的特征仍未发生本质上的改变。
事实上,对于中国股市而言,扩大融资规模,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并没有错,但是,若要改变股市频现暴跌的现状,首先需要改变的是对股市的错误定位。
中国资本市场不应该只是一个融资的场所,同时,还应该是一个适合投资者进行投资,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的市场。如果对股市投资与融资功能的发展厚此薄彼,那么市场过度的圈钱行为注定是难以持续的,在此背景下,股市频繁暴跌难以休止。
作者:中兴汇金投资研究部高级研究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