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5月底,全省1535个乡镇党委圆满完成换届任务。乡镇党委换届中首次明确:加大从乡镇事业编制人员、优秀村干部、大学生“村官”这“三类人员”中选拔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力度。经过公开比选,全省共选拔1695名“三类人员”进乡镇领导班子,实现全省所有乡镇至少有1名“三类人员”的目标。(6月8日《湖南日报》)
基层安则天下安。因此,湖南省委高度重视这次乡镇党委换届工作,省委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守盛亲自担任领导小组组长,亲自审定乡镇党委换届工作方案,明确要求打好换届工作“第一仗”,有效杜绝了衡阳破坏选举案的死灰复燃。“三类人员”进班子是这次湖南乡镇党委换届的一大创新举措,乡镇跨越式发展将迎来新机遇。
人们常说:“高手在民间”。是的,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就是一位出生于隆中的读书郎,如果不是刘备不拘一格降人才,诸葛亮的惊世才华就会被彻底埋没,蜀国就不会挤进三国鼎立的“政治生态圈”。
乡镇事业编制人员、优秀村干部、大学生“村官”本来也遇到了跟诸葛亮当官相同的身份“短板”。按照正常的选拔条件,“三类人员”肯定会与乡镇领导班子无缘。由于前途无望,乡镇事业编制人员“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不在少数,村干部也在田间小路上碌碌无为,不少大学生“村官”将“村官”岗位当成了找工作的“跳板”,不思进取。
但是,乡镇的发展却离不开“三类人员”的辛勤耕耘。他们中有不少鹤立鸡群的优秀管理人才,就因为“出生(身份)”的缺陷,就被排挤在乡镇领导班子之外,显然是人才的巨大浪费。《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也规定:“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必须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根据这些原则,“三类人员”应该更适合乡镇领导班子,因为他们常年与群众打交道,知民情、解民忧,为民办实事,办好事。不仅集群众智慧于一身,而且为人民服务接地气,群众基础好,是群众的最好“代言人”。
“三类人员”进班子,不仅扩大了选贤任能的视野,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而且有利于优化乡镇领导班子的结构。是一次选拔乡镇领导干部的有益探索,值得推广。可以这么说,“三类人员”进班子也是有法可依的。今年3月,中共中央印发《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明确规定:“破除人才流动障碍。打破户籍、地域、身份、学历、人事关系等制约,促进人才资源合理流动、有效配置”;“ 畅通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各方面人才流动渠道。研究制定吸引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优秀人才进入党政机关的政策措施”,为“三类人员”进班子提供了一把“尚方宝剑”。
“湖广(湖南、湖北)熟,天下足”,道出了湖南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省长杜家豪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十三五’时期,湖南要坚持绿色发展,建设两型生态新家园”。因此,湖南农村、农业的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作为乡镇发展的主力军,“三类人员”既然已经有人“山鸡变凤凰”,就应该勇挑重担,为实现“美丽富饶湖南梦”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辜负党组织的栽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