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是中国四大民间故事之一,在河北省山海关城东还有姜女庙的存在。而有关主人公孟姜女的属地,相传在湖南常德市的嘉山。这座山上至今还保有嘉山姜女庙、孟姜女故宅、盼郎渡、搓衣岩、澡井等历史遗存。(7月5日 人民网) 前有韩国恶意与中国争端午节屈原,现有国内孟姜女属地之争。其实关于历史名人之争在国内早有之,早在是十年前山西、山东、河北,甚至浙江、湖南等地就有尧王故里之争,就连西门大官人出生地也有各地分相争抢。 之所以造成文化名分之争一方面是中国文化“不平等”属性反作用的刺激地方政府或个人追求自私的利益,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难分难解和相互转化过渡;另一方面是文化本身尤其是民间故事传说在一定程度上分界不清,政府及百姓对文化的认识模糊;还有日益浮躁的物质社会,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利益方以哗众取宠的方式登上文化的舞台。 文化名分之争,就城市建设来说大量的经济投入加大了资源建设的浪费也加大了文化功能的重复。当然,狭隘的地方文化保护观念和旅游文化经济资源之争也造成了文化传承和研究等工作不能形成合力,甚至让世人对历史的错误认识。 如若“名分”是严肃而有效的被人尊重,说明中国文化是在健康的运行,是名副其实的“功成名就”;但事实并非如此,大多名人之争,仅仅是为了争而争,则说明“名分”沦落为徒有其名,成为招摇撞骗的工具,它已经失去“功”的社会价值贡献的合理支撑。 习总书记在建党95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时强调文化自信。如何文化自信,不是以争抢历史名人,重塑历史风貌,而是对历史的尊重,对真理的尊重,以及对中国历史优秀文化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诚然,要做到减少文化名分之争带来的浪费需要做到文化部门对历史的考究与定性,需要历史考古的发掘,以更多的历史证据来还原历史的真相,而非政府之间协商沟通确定文化属地,更不是几个门外汉的泼妇骂街似的争吵。更重要的是地方政府对待历史避免重复建设,浪费人力、物力、财力。只有正视文化名分,少些哗众取宠才能正确的引导百姓正视历史,才能树立真正的文化自信。 相关报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