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毕马威会计事务所发布的一份报告“危言耸听”:到2030年即15年内银行将消失,全球百万银行员工面临失业。 类似的信息还有:去年12月初,巴克莱前CEO詹金斯就表示,全球银行业未来10年将裁减半数员工和分支机构;今年9月下旬,麦肯锡对全球各大银行经过分析得出报告,被形象誉为“银行业死亡笔记”----未来能活下来的银行只有五分之三。 据美国财经网站Business Insider10月24日发布的消息,银行业的Uber时刻悄悄拉开大幕,美国大银行大幅关闭网点,美国银行、花旗和摩根大通自去年第三季度以来,已经关闭了389个网点。而银行网点大幅关闭所衍生出来的结果,必然是银行大面积裁员,银行从业人员大面积失业。 从美国财经网站发布的信息来看,巴克莱、麦肯锡、毕马威的预言正在进入实质性验证的阶段,一系列数据正在佐证着“银行业死亡笔记”的预言。 互联网金融(尤其是移动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发展对整个银行业造成的颠覆性冲击,使得银行业的未来有着摇摇欲坠之状。这种冲击,涵盖了绝大部分的银行主体业务,包括信贷资产业务、支付结算业务、理财等中间业务以及投资银行业务,无一幸免。 面对整个经济业态从线下搬到线上快速往互联网方向发展的大趋势,作为服务业的金融业,须要具备足够强大的获取线上大数据的能力作为支撑。只有主动获取了客户所积累的大数据,才可以较准确地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挖掘出客户在信用交易中的信用程度,从而决定是否与其发生信用关系;只有拥有海量的客户大数据,才可以分析出客户诸如理财及消费等金融行为的动机,在此基础上,才可以为该客户量身定做地提供所需的金融服务。 商业银行,必须手握海量的大数据以及对超强的大数据进行数据挖掘和计算的能力。否则,如若传统商业银行失去了大数据,流失了海量的客户资源大数据,就会导致传统银行在面对互联网金融颠覆性的冲击之下应对的方法显得拙政见肘,最终难逃被科技金融所淘汰的命运。 放眼全球,当下,欧洲、日本和亚洲一些国家的银行所普遍采取的裁员的作法以应对银行业危机,实为治标不治本。 传统银行凭着雄厚的财富实力以及丰富的管理经验,只要以破釜沉舟的决心全力以赴地把握好科技金融的龙头,实现银行业务的数据化、智能化以及移动互联网化,还是真的有可能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唯有如此,“15年内银行将消失”的预言才不会成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