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近期一直在3100点附近徘徊。在此过程中,有一股力量,引起了市场参与者的注意,那就是险资在二级市场的持续活跃。 事实上,险资已俨然成为A股最重要的机构投资者。在保险、券商、公募基金、QFII、社保基金以及国家队等A股主要机构投资者当中,若以进入前十大流通股为标准,在2016年一季度末,保险机构的A股持仓市值为1.06万亿,仅次于国家队和公募基金,却远远地超过了券商、QFII以及社保基金的持仓市值。 以宝能系、恒大系、安邦系为主导的险资机构的频繁异动,2016年以来,在实体经济不振以及出现“资产配置荒”的背景之下,保险资金入市投资凶猛。从万科A到廊坊发展,再到伊利股份,险资举牌上市公司的行为此起彼伏。 不可否认的是,前期保险资金的持续活跃,在给以存量资金博弈为主的当前资本市场带来一定的增量资金的同时,也给后股灾时代尚未完全恢复的较为低迷的市场情绪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提振。 然而,对于当下的中国股市来说,再度崛起,不仅需要国家队以及险资机构的发力,同时,还需要:引入新增流动性资金的步伐,以及加大长期资金的入市规模从而提升机构投资者占比的预期;市场“兴奋剂”的刺激作用以带动市场情绪。 给市场带来一定增量资金的险资,并非市场的“救市主”。 险资入市的目的是盈利而非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险资没必要按照上限来进行股市的投资,保险资金与投资基金不同的是,前者不需要承担维护股市稳定的重任。保险资金投入股市的比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股市市场情绪的高涨还是低迷。险资投资股市以盈利为目的,这就决定了险资的投资策略较投资基金灵活得多。也正是基于险资投资股市以盈利为目的这一点,使得为了实现逃顶抄底的目的,险资甚至不惜唱多做空,以此来忽悠广大投资者。 对于已成为A股最重要的机构投资者的险资来说,理应成为A股价值投资以及长线投资的楷模,然而,实际上,险资在入市投资的过程中,存在着借“买而不举”以助推市场的投机炒作方式,企图达到短期获利出局的目的,不仅不会引领A股的价值投资风范,而且只会进一步地加剧中国股市的投机炒作之风,使得原本投机风险不小的A股市场风险更大。 将提振A股的宝压在保险资金这样一个喜欢“耍滑头”的机构上,显然是不对的。险资应该成为A股价值投资的标杆,但是,不应该寄希望于其成为A股“救市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