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重拳出击险资投资乱象,高调处罚前海恒大后,保监会28日再次就万能险监管事宜发声,华夏人寿、东吴人寿两家险企被点名处罚。另外,保监会官网公告消息,保监会还将会对包括前海人寿、恒大人寿在内的全部9家已报送万能险整改报告的公司,派驻检查组进行现场核查,并根据核查情况采取进一步监管措施。
自今年12月份以来,保监会对险资企业的监管持续升级。在继前海人寿以及恒大人寿已经先后遭到了保监会的监管与处理之后,至今,保监会点名的范围再度扩大,不仅如此,从近期保监会发布的公告内容来看,其整改的范围在继续扩大。
险资频繁发力,是资产配置荒大背景之下,由于我国货币政策持续宽松的结果,而国内险资机构所持有的主要是“万能险”,其偏高的结算利率为险资企业投资带来了压力,倒逼了一些险资机构在投资策略上更为激进。
诚然,险资机构在二级市场上的活跃,使一些长期趴在地板上的优质蓝筹股的股价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从而带给投资者实实在在的投资收益。
然而,险资机构通过高杠杆的情况下投资二级市场,甚至通过高杠杆收购一些股权比较分散的上市公司股权,一旦被收购的上市公司股价出现下跌,或者发生大宗赔付现象,险资机构就会出现资金链断裂的危机。
不仅如此,在险资机构投资举牌的过程中,对那些现金流充裕却因股权结构比较分散的上市公司造成的不利影响比较突出,使得一些优质上市公司面临着“脱实向虚”的危险,这对一些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结构带来深刻的反思。
沪指在确立了以3000点的价值中枢之后,进入10月份之后,市场情绪一度较之今年上半年持续高涨,甚至在11月29日,达到了全年的最高点3301。在近两个月的上涨行情当中,险资机构占据了主导地位,正是险资机构的一度活跃,使得市场情绪在整体低迷的情况下,险资投资的一些投资品种收益率高涨,在一定程度上激活了市场人气。
然而,进入12月份之后,随着监管层对险资企业的监管持续升级,使得前段时间撬动资金的险资陷入了沉寂,不再像之前那样活跃。加之美联储开启加息通道预期的外部利空因素影响,12月份以来,股市持续跌跌不休,沪指较之3301的全年最高点,最大跌幅超过了200点。
监管层近期加大对险资投资举牌的监管和整改力度,使得今年一度活跃的险资机构面临着阶段性的熄火的可能。
但是,险资的熄火,只是阶段性的,对指数影响较大,但是,难以改变其长期的投资布局意愿。在保监会扩大对险资企业的整改范围之后,或许,对于已经成为A股最重要的机构投资者的险资机构来说,其未来的投资策略会由激进转为稳健,从一个较长的周期来看,未来或会真正成为A股价值投资和长线投资的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