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北省抓六大攻坚治理大气污染,体现了当地政府对治理大气污染的重视和信心。(2017年4月3日人民日报)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经济高速发展,环境问题和社会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增强,对生活质量的追求要求越来越高,加之绿色发展的需要,对生态环境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的意识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同。 从1972年官厅水系水源保护领导小组到2008年环保部的成立,从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的颁布到201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第八次修订,这些都见证了我国环境保护机制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变化。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环境保护高度重视,对保护环境高度负责,对环境治理高度自信。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污染是长期积累的,目前环境保护从制度到执行都存在不小的困难。部分地区还抱有“先发展经济,经济好了再治理环境”的错误发展理念;部分宣传流于形式,却不知“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的重要性;不少群众“意识中都知道环保的重要性,实际生活中却处处破坏环境”。 环境保护,需重大还需重细。新能源汽车的研制、新型能源的开发利用、雾霾治理的强力措施、防沙治沙工程的推进、环保部专项督查的深入……,无不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视,但环境保护不仅仅是国家或者部门的事情,在大型环保工程不断上马建设的同时,还得注重从一个区域、一个城市、一个社区、一个家庭,甚至每个人入手,从身边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让“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真正贯穿到我们日常生活中来。 环境保护,需点还需重面。环境保护保护绝不是一个区域、一个领域的事。同样,环境治理也不是处罚几家企业、关停几个高耗能的工厂就能好转。它需要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参与进来,全民都得行动起来,每个部门都得协同作战。这不仅仅需要我们建立长效机制引入社会力量参与,更需要加强舆论宣传教育,确保社会的每个公民都具有最起码的环保知识,让环境保护入脑入心入行,做到重点治理,全面开花。 环境保护,需治还需重智。环境保护是需要长期坚持的工程,不存在一劳永逸的事情。这要求我们在保护环境时,注重短期效果的同时更要注重长期机制的建立。好习惯的养成,不仅要从教育成人入手,更要从娃娃抓起,只有孩子们都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才能使环保事业代代传,迎回蓝天绿水,实现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 相信持之以恒,必能迎回“碧海蓝天”;坚持不懈,必能守住“青山绿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