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青人的纯洁、希望、激情溢于言表
“河北贫困家庭女孩王心仪高分考入北大中文系。她写的一篇关于自己、关于贫穷、关于希望的文章,被网络媒体冠以‘感谢贫穷’之名,广泛报道,引人注目。这是一个在困境中努力奋斗、心怀感恩、正能量满满的故事。当然应该为自强不息的小姑娘点赞,为她高兴,为她喝彩。
但要说到‘感谢贫穷’——这也是网媒报道重点和人们点赞的最大理由——实在不敢苟同。贫穷又不是什么好事儿,为何要感谢贫穷?
这个世界上,贫穷就是贫穷,绝不值得感谢。“---南方都市报
“一名家庭困难的高中生对贫穷能有如此认识和理解,值得敬佩,但这不足以形成舆论‘感谢贫穷’的理由。有点儿社会经验的人都应该明白一点:绝不能因为家庭困难的王心仪考上了北大而感谢贫穷,也不能因为考上北大的孩子写了一篇《感谢贫穷》而感谢贫穷。“---新京报
上文和本文想要堪正的,是“女状元”没有能够完整表达出来的深层话语。
二、考上北大,是一万个农村贫困学生中的小概率事件
1、我个人与社会的区别:这是个人和个体事件,限于此范围去感受、与之同此凉热就是合理和理性的;如果放大到全社会的共性范围,并据此认为贫穷存在的合理性,那就大错特错了。
假设全国有一万个农村贫困学生,那么本文主人公就是经过努力而成功的那一个。可以肯定地说,现实中这种概率真的不到万分之一,是小概率事件。因样本过小,故不足以代表全国普遍情况。
2、一万个农村贫困学生,经过努力但失败的有九十九个
农村走出来一个金凤凰,与之同样努力但没考上北大、甚至一般大学的学子,大有人在。所以,一万人中如果有一百人在努力,而九十九人失败了,这种努力的成功率也只有百分之一。九十九个努力过的失败者,或是重头再来,或是就此放弃,沦为平庸的大多数。
3、九千九百九十九个注定失败的人
一万个农村贫困学生中,还有九千九百人或因贫困本身(这正是本文重点和话题的前提)、或因个人天赋而没有努力,或浅尝辄止,归于农村夜晚一般的沉寂,这是常态。
中国农村的现代化目标远未实现,贫穷,失学,绝望,失败,麻木依然,所以,走出农村才有希望。用脑学习,用脚投票,这是王心仪学子给人最大的昭示和启发,也是对贫穷的无声抗议!
三、莫落入知青情结
1、再现感谢贫穷符合国情
本次河北农村女孩考上北大,无异于中了“状元”,于是激动之余不忘感谢贫穷、命运、自己、父母和运气,等等,说实话,无论怎样表达都不为过,因为这既是个体权利,也是真实情感,更符合中国国情。所以我们也要表示庆贺,并为之庆幸。
2、知青情结下的“青春无悔”
曾几何时,年事已高的知青一代多以“青春无悔”来为自己的“上山下乡”经历做散文化表达,当然,这是当初由城入乡且后来又成功回城的部份成功知青的成功总结,但代表不了所有知青的人生和命运,就像本文主人公代表不了所有农村贫困学生一样。
3、磨练与磨难的区别
成功回城的知青的农村经历,当然是成功的人生磨练,但对那些未能回城的知青和仍在生活在农村的广大农民而言,农村将是他们的栖息之所,磨练此时即成为事实上的磨难。
二者的区别是,当苦难是一段经历并能跳出且带给人生帮助时(如梁家河村),即是磨练;当它永远缠绕着你而成为人生陷井时,即是磨难。
4、农村贫困学生不同于知青经历
农村贫困学生是本土原生物种,他们从一出生开始就要想方设法逃离农村,进入城市,希望籍此改变命运。本次农村学子考上北大,就是电视剧歌词所唱的“乌鸡变成了彩凤凰”。
知青则是“外来人口”,但他们是被统一流放而来,几无一人对此计划安排充满敬意,包括那些“青春无悔”派---如果直接在城市接受更加正规的教育和锻炼,岂不更加高效、合理、人性?
四、贫穷不是农村的“福利”和“新动能”
本文中的“成功”于否,显然是以能否走出农村、进入城市为标准,也当是本场话语讨论的基本公识(这一点也带给我们很多思考,略去)。
就中国农村而言,曾经(现在稍有改观,但大势未变)是农民想走走不了,城里人不愿来但青年人一度必须来的贫穷荒蛮之地。正因为给了城市青年满满的伤心和失落,所以才成为80年代伤痕文学的创作之源。这实是一种耻辱。
长期以来,赐于中国农民的农村户籍及其导致包括贫穷在内的种种,在文中这位学生身上被逆向激发出一种“拼命三郎”般的活力和动力,于是包括贫穷也好,户籍区隔也罢,进而也视为一种“福利”而让少数成功者感谢,甚或得到一些人的认可,但贫穷和户籍背后潜藏的大恶,则似乎被人们忽略了。
这位农村学子言无城府,当是好事。只是,等你未来如知青般老去,当你知识沉淀并人生成熟之后,请不要忘记你曾经来自农村和贫穷,更不要再去感谢曾经的贫穷……
二〇一八年七月三十日星期一
廉署起诉两人涉嫌诈骗一万九千元保险佣金
2018年7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