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中国地震局获悉,在5月12日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利用国家地震台网的实时观测数据,速报的震级为里氏7.8级。随后,根据国际惯例,地震专家利用包括全球地震台网在内的更多台站资料,对这次地震的参数进行了详细测定,据此对震级进行修订,修订后震级为里氏8.0级。
据初步调查统计,此次地震最大烈度达十一度,破坏特别严重的地区超过10万平方公里。受灾最严重的地区是四川省北川、什邡、绵竹、汶川、彭州等地,灾区涉及四川、甘肃、陕西、重庆、云南等地。(记者李斌)
中国地质调查局:汶川地震原因已有初步结论 中国地质调查局初步监测和评价认定,汶川地震是印度板块向亚洲板块俯冲,造成青藏高原快速隆升导致的,震源深度为10千米―20千米,持续时间较长,因此破坏性巨大。【
详细】
中国地震局:4级以上余震149次 最大6.1级 中国地震局消息,截至18日8时,共发生4级以上余震149次,其中5级以上24次,最大6.1级。
17日20时至18日8时,4级以上余震共发生3次,其中,最大余震为18日1时8分6.0级地震。到目前为止,最大余震为5月13日15时7分6.1级地震。
地震现场应急流动观测队已在灾区架设21套流动强震观测仪开展地面强震动观测。【
详细】
相关专题: 人民网地震专题 灾区实时报道 党和政府与震区人民心连心 子弟兵在行动 人民网记者在现场 企业在行动 地震知识你了解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