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下午,江阴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二十八次会议,会议表决通过了有关人事任免,吴芳同志任江阴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虞卫才同志任江阴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免去袁秋中同志江阴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职务。这项任职决定引起不少网友的注意,原因是吴芳是“天下第一村”华西村老书记吴仁宝的孙女。(2月11日《人民网》)
按照当前“官二代”的民间说法推算,新任江阴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的吴芳大概可称为“官三代”,之所以“大概”,是因为笔者不想去证实老书记吴仁宝和他副市长孙女之间有没有一个“官二代”。其实,官员子女升职引起的舆论关注,本身就是一种离奇的社会现象。如果脱离了以权谋私,权力自肥的现实背景,对官员子女升职引起关注也好,质疑也罢,都没有多少可资认证的理由。
从对“官二代”或“官三代”的质疑切入点来看,大多是年龄或学历,但这更像是一种借口。干部队伍年轻化已经是一个共识,提拔年轻干部无可指责;学历也不能代表能力,学历上的“软肋”也不应该作为否定一个年轻干部执政能力的理由。那么,人们在对官员子女升职的关注和质疑中,在表达心中的不满时,都回避了一个关键词——“世袭”。
为何不用“世袭”来直接表达对“官二代”或“官三代”的质疑?可能是体制所彰显的制度让“世袭”二字缺乏理论依据。因为,现行体制下的权力是公权力,从权力属性上来说,是不可能被世袭的。如此说来,官后代的升职备受关注,是人们担心他们(她们)的执政能力,唯恐耽误了国计民生?非也!道理很简单,至少没有任何依据证明,“官二代”或“官三代”的能力和素质反而低于一般人,就如没有任何依据证明他们(她们)能力和素质高于一般人一样。因此,对此的质疑,还是人们不满于这种权力的延续。
假如社会是公平的,官场是清正的,权力是为公的,那么,质疑官后代的升职就显得不公正了。无论职场或官场,质疑官后代的升职就变成了一种歧视。但是,社会现实正是缺乏了这样一个前提,在人们心目中,权力的职能已经淡化,而含金量日益提高。这是官场腐败所暴露出来的权力寻租、权力自肥造成的。权力如果等同于当权者的个人利益,或者说,掌握了权力才能满足更大的个人利益,那么,权力的延续如果带有血缘关系,就有点“世袭”的味道了。
诚然,如此笼统地看待官场是有失偏颇的。因此,对“官二代”或“官三代”的质疑,很大程度上是人们出于对权力腐败的忧虑。但不能将此当做民众对干部队伍建设的监督,这可能仅仅是人们对权力自肥的羡慕嫉妒恨。如果把赴官场比作赴战场,人们的着眼点就会在其战斗力上,可谓英雄不问出处;如果把赴官场当做赴盛宴,人们当然会质疑为何总是一部分人通吃。事实上,权力占有的社会资源,权力带来的个人利益,确实形成了权力的盛宴。否则,怎么会苦心积虑地设计出“萝卜招聘”,又怎么会出现公务员招聘千人求一职的盛况?
编辑/秦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