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本来简单易行的血铅检测项目,却在郴州各大医院四处受阻。在长达一年的时间里,郴州市民都找不到儿童血铅检测医院,为什么当地成千上万名儿童的身体健康会被当地官员看得如此清淡?拒查"血铅"风波背后闪出了政府的身影
去年以来,湖南省郴州市各大医院以各种理由停止了对儿童血铅项目的检测。当地媒体披露此事,被指“添乱”,要求删除文章并作检查。
法治周末记者赶赴郴州调查发现,郴州拒查“血铅”风波背后波云诡异,相关部门似乎有难以言表的隐情。
媒体披露血铅检测难被指“添乱”
郴州市相关部门指责《郴州新报》刊发血铅报道是在给郴州市“添乱”,并要求该报从电子版本中删除此文章
2012年2月18日出版的《郴州新报》电子版本第一版,开着一个大大的“天窗”,原始文章被从互联网上删除得无影无踪。
为什么要删除文章,报社没有解释和说明,大大的“天窗”犹如一个巨大的问号引发众多网民的猜疑。
“这篇文章很受关注,在我们这里产生了一场不小的风波。我当时想从互联网上下载下来,放到自己博客上去。后来上网查询才发现,报纸电子版本上的文章已经被删除了,打电话到报社也没问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虽然事情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但网友刘虎至今还弄不明白,这篇文章缘何会被无故删除。
知情人士向法治周末记者透露,这篇文章之所以被删除,是因为其内容涉及到“血铅检测”郴州受阻的话题。对于这个素有“中国有色金属之乡”的南方城市,血铅含量一直绷紧着各界的神经。
3月25日,记者登录《郴州新报》官方网站查询发现,2012年2月18日出版的《郴州新报》电子版本头版头条位置的文章确实已被删除,报头下方只留下一个大大的“天窗”。不过,从版面下方一个标题为《铅对人体的影响》短文链接可以看出,这篇被删除的文章应该与“血铅检测”有关。
在当地市民的帮助下,记者找到了当天的报纸。记者看到,报纸头版头条位置是一篇题为《血铅检测为啥这么难?》的文章,粗黑的通栏标题,让人感觉到话题的沉重。
今年2月8日,家住桂阳的黎玲玲带着10岁的儿子黄雄来到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童医院做血铅检测,不料,医生告知已无法检测此项目。
黎玲玲觉得此事有些蹊跷,因为在2009年7月10日,儿子黄雄曾经在这里做过相关检测,当时的检测结果显示血铅超标。黎玲玲还透露,当时和她一样,还有不少桂阳家长带小孩来到这家医院做检测,没想到都吃了闭门羹。
家住北湖市场的市民郭敏也反映,2011年6月,她带着两岁多的女儿到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去做血铅检测,结果也被告知无法检测。
《郴州新报》记者先后走访了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童医院、郴州市第四人民医院和郴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以及郴州市疾控中心,结果上述医院都表示无法进行儿童血铅检测项目,理由各异。有的称检测设备坏了,正在维修;有的说没有检测试剂;有的称不搞这种检测了。
2012年2月18日,《郴州新报》在头版头条位置刊发了记者的调查稿件,报道一经刊发,立即引起了郴州市民的广泛关注。
但压力也随之而来。知情人士向法治周末记者透露,这篇文章刊发不久,郴州市卫生局向有关部门汇报称,这篇报道影响了当地的稳定,产生了负面影响。最后,郴州市相关部门指责《郴州新报》刊发这种报道是在给郴州市“添乱”,并要求该报从电子版本中删除此文章。
“因为2月28日,郴州市将要召开招商引资暨承接产业转移大会,这篇报道被指破坏了会议气氛,并会影响到当地的招商引资。”知情人士对记者说。
3月27日上午,法治周末记者就此事向《郴州新报》进行求证,但报社相关负责人表示,文章内容没错,至于其他问题则不便回答。
儿童检测血铅四处受阻
找了几天,竟然在整个郴州市找不到一家可以做儿童血铅检测的医院
“这也间接说明郴州的重金属污染很严重了,连医院都不敢检测,媒体披露立即被封杀,这是心里有鬼的做法。”一位知情人士向记者如是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郴州新报》文章的删除不仅没有平息市民的猜疑,相反,这起删文事件在当地进一步发酵。
有市民在网上发帖认为,郴州市的这种做法是在用强制手段堵塞市民的知情权。
知情人士向记者介绍,其实早在去年6月,就有网友在网络发帖反映,郴州各大医院不能进行儿童血铅检测了。
一名来自郴州苏仙区良田镇的网友称,良田镇某村有两家铅冶炼企业日产上吨的铅块,重金属污染也随之而来,从而使当地儿童血铅超标形势严峻。但郴州各大医院又不提供“血铅检测”,以至当地村民对儿童的血铅含量无法弄清。
郴州市民黄女士10岁的儿子两年前曾被检测出血铅超标,虽然随后采取了一定的驱铅治疗措施,但两年过去了,儿子的血铅含量是否超标,这一直是困扰黄女士的一块心病。为了查清儿子两年后的血铅含量,前不久,黄女士带着儿子来到郴州市有关医院准备做“血铅检测”,但却四处碰壁。
“找了几天,竟然在整个郴州市找不到一家可以做儿童血铅检测的医院,这实在是太离谱了!”黄女士对法治周末记者说。
为了印证黄女士的说法,3月25日,记者特意陪同黄女士带着儿子前往各大医院就诊,没想到四处碰壁。
当得知黄女士是想给儿子进行血铅检测之后,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负责挂号的工作人员立即把病历本退了回来。
“对不起,我们医院做不了血铅检测。医院已经很久没有这个检测项目了。”这名工作人员对黄女士说。
当黄女士询问为什么不能检测时,该工作人员答复称“检测设备坏了”。至于何时能修好,是个未知数。
这位工作人员还建议黄女士去咨询一下医院的儿童保健科。
“以前我们确实可以做,但如今医院的机器坏了。”儿童保健科一名值班的女医生告诉黄女士,如今不光是他们医院做不了血铅检测,郴州市中心医院同样也做不了。
在看完黄女士儿子的病历本后,这名女医生建议黄女士给小孩多喝牛奶、多吃瘦肉。
而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一位医生则私下向黄女士透露,在该院检测血铅必须要有上级部门的授权。
“设备应该没坏,即使坏了,也不可能一两年都修不好啊!就算买一台新的设备也花不了多少钱呀。”这位医生说。
据记者了解,始建于1907年的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是一所已有百年历史的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也是郴州市儿童血铅检测定点医院。
随后,法治周末记者又陪同黄女士来到郴州市妇幼保健院、第三人民医院、第四人民医院咨询,但答案相同:“不能检测”,理由各异:“要么是说检测的机器坏了,要么是说没有试剂,要么则明确声称医院早已停止了血铅项目的检测。”
风波背后的政府影子
也许是政府担心血铅检测的结果会影响到当地有色金属产业的发展,从而默许相关医院以设备损坏为由搪塞市民的检测申请
据记者了解,素有湖南“南大门”之称的郴州,虽然总面积只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500(1.94万平方公里),但却拥有着储量居全国首位的钨、钕、铋和钼,储量居全国第三位和第四位的锡和锌,储量居全国第十三位的铅,郴州也因此被誉为“中国有色金属之乡”。
然而,富饶的有色金属矿产给郴州带来巨大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据郴州市发改委制定的《郴州市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显示,郴州市矿山采选、冶炼污染问题十分突出。
据不完全统计,该市现有大小规模不等的采选企业1000余家,规模50吨以上的选矿企业仅214家,仍存在部分选矿企业生产设备老化,环保设施不完善等问题,造成甘溪河、杨家河、东河、西河、郴江河等自然水体受到污染。由于资金缺口比较大,热点地区污染治理和生态恢复不能及时进行,对农村部分地区饮用水安全造成了威胁,保障环境安全的压力进一步加大。
那么,郴州此次拒查“血铅”风波是否和当地的重金属污染有关?相关单位又是如何回应此次风波?
3月27日上午,记者来到郴州市卫生局进行调查。该局医政科一名王姓科长认为,市民们之所以会误以为郴州禁止医院检测儿童血铅,是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造成的。
“我们很早以前就听说他们的机器坏了,多次通知他们维修,可是他们就是一直没有修好!”王科长对记者说。
王科长向记者介绍,以前郴州市有很多医院都可以检测血铅,但从2010年后,只有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才有检测儿童血铅的资质,其他医院检测的结果不能作为依据。
一个事关全市儿童身体健康的血铅检测设备,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缘何维修了一年都没有维修好?这到底是技术障碍还是另有隐情?法治周末记者又赶赴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调查。在经过多方联系后,医院党办工作人员给记者拨通了该院主管检测的林主任的电话。
“我们的检测设备坏了,一直找不到配件,所以一直没修好!但具体什么时候能找到配件,什么时候能修好设备,无法预知。”林主任对法治周末记者说。
就在记者即将离开医院时,该院党办工作人员欲言又止:“其实这也不是钱的问题,对于这种收费检测的项目,医院有钱难道不想赚?这个事情很复杂。”
这位工作人员还透露,医院一般都不愿做这种检测。临近的衡阳市的各大医院也不搞这种检测,以前都是跑到郴州来做。
“也许是政府担心血铅检测的结果会影响到当地有色金属产业的发展,从而默许相关医院以设备损坏为由搪塞市民的检测申请。”郴州市民谭忠推测,这起禁查“血铅”风波背后闪现出了政府的身影。
谭忠的推测并非毫无根据。2009年9月17日,郴州市嘉禾县53名村民乘一辆大巴车准备赶赴广州体检血铅,结果被县政府强行拦截于半途,村民不满堵路抗议,3人被拘捕。
而就在郴州禁查“血铅”风波发生不久,有网民曾经在微博上贴出一张通知曾经引起各方关注。通知称:“接上级通知,从下周一(2011年11月14日)开始停止检测血铅。”博主在微博上说:“对于郴州地区的家长而言,你不会知道你的孩子血铅有无超标,继第一人民医院被禁验血铅之后,我们院也不幸被禁。”通知落款为“检验科”,时间为2011年11月12日,通知中无法看出是哪家医院。
但郴州市卫生局3月27日在接受法治周末记者采访时否认下发过类似通知。
“为什么风波出现后,政府一直不出面澄清而是封杀消息?为什么医院的设备一年时间都修不好?难道真的是买不到零配件吗?在长达一年的时间里,郴州市民都找不到儿童血铅检测医院,为什么当地成千上万名儿童的身体健康会被当地官员看得如此清淡?”郴州市民谭忠连问了三个“为什么”。
选稿:李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