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阜阳:百姓停棺路边 难葬自家田!

棺材里装着王兰英老人的骨灰停放在路边
在我国一般的农村中,老人去世一般都会在3天之内入土下葬,然而阜阳市阜南县赵集镇上最近却出现了一件怪事,一位老人5月27日去世,可至今棺材还停放在自家地头迟迟难以下葬,引得整个村对此议论纷纷。
不孝子对薄公堂 秋种时土地“蒸发”
这个老人叫王兰英,是阜南县赵集镇冷庄村人,今年76岁,生有双儿双女,大儿子早年去世,次子金巨明是唯一的独苗,两个女儿出嫁在外。三年前王兰英老人被二儿子金巨明送到距离10公里之外的公桥乡的三姐金巨珍家中,之后金巨明就再也没去过。
2006年7月,王兰英经县人民医院确诊,患上脑血栓,经治疗仍留下后遗症,丧失劳动能力瘫痪在床,与老伴两人共同生活,平时的日常开销都由两个女儿分担,金巨明自成家后就对二老的生活不闻不问,如今母亲得此重病非但不尽孝道反而连两位老人赖以生存的三亩二分地也不给其耕种。
2008年,老父亲无奈找到律师咨询,欲将其告上法庭,但还未来得及递交诉状便因病去世。没有了老伴的陪伴,年事已高的她身边不能缺人照顾起居,金巨明就将老母亲送到妹妹金巨珍那抚养。
母亲含辛茹苦将兄妹几人抚养成人不容易,如今积劳成疾不能活动,金巨明却从来不管不顾,单单依靠金巨珍一家目前的经济现状并非长法,经过多次协商,金巨明始终不予理睬。
2011年4月,王兰英老人含泪委托金巨珍将金巨明告上法庭,称金巨明未尽到儿子本份也未支付赡养费。阜南县人民法院受理此案并作出一审判决被告金巨明自判决生效后日内支付原告共计3150元;从2012年起每月1月1日前给付原告王兰英当年赡养费5400元。直到老人去世,金巨明也未履行。
一波未平一波又来袭。金巨珍一家正准备帮母亲一亩二分地里种上麦苗,孰料被住在离地不远的村民小组组长的儿子阻拦说:我们出了18万元,金巨明已经把这地换给了我们了,有协议书为证,麦子我们都已经种了。看到上面的白纸黑字,金巨珍顿时傻了眼,她简直不敢相信,弟弟不赡养母亲便罢,竟然连祖祖辈辈衣食过活的命根子都给卖了!问及妹妹和亲戚竟没有一人知道此事,也都没有他的联系方式,此时金巨明的也不知去向。
生前为地请愿 到死心愿未了
因丈夫在外打工,金巨珍只身来到镇政府反应情况,政府人员让其去村里找村长谈谈,于是她来到村里找村长说明情况,村长告之其没有土地承包证,没有义务给你问这个事,她又返回镇里找相关部门要证,经电脑调取没有登记,工作人员说:全镇只有两个村没有土地承包证,不巧你们就是其中一个,要不你去司法所去问问。所长得知情况后摇头说比较复杂,建议去县里司法局去咨询。
次日,金巨珍又去了县里司法局,司法局的工作人员认为:你这个事情没有土地承包证,不能证明是你的地,你的诉求即使到了法院也难立案,你还得去找政府。
金巨珍多次往返于公桥乡和赵集镇要说法,均没结果。王兰英得知自家地就这么凭白无故的没了,执意要亲自去找政府请愿。金巨珍骑着电瓶三轮车带着瘫痪的母亲曾两次到镇政府,一个妇人家抱着母亲去楼上要求解决问题,王兰英老人老泪纵横的哭诉:俺小孩把我的地给卖了,镇里再不给俺解决,我就住在镇政府。
今年3月份,镇政府纪检委书记牵头组织相关部门与冷庄村支部书记一道,重新对土地面积进行确认,土地丈量结束后,金巨珍要求镇里给这块地出具个手续,也好要求对方还地,孰料,所来领导均表示:你们没有土地承包证,我们咋给你出手续?
村书记以“该弄的我们都弄了,有本事你就去种吧,跟我们没什么关系了!”说罢抽身离开。金巨珍气愤的说:如果镇里不问俺的事,不给俺做主,我就带着娘去县里要说法。镇纪检委书记一脸不耐烦:那随你的便,你爱上哪上哪去,那是你的事,跟我没关系。
安葬遇阻 死难“入土”
金巨珍给自己远在厦门打工的丈夫周贺顶打电话说了家里的情况,周贺顶担心妻子没文化,去了县里事情交代不清楚,待他回来再去。
5月25号,正值农村麦收时,王兰英因悲痛过度昏迷不醒,奄奄一息,金巨珍唯恐母亲快不行了,因没有弟弟金巨明的联系方式,妻子急电要丈夫速归。两天后,周贺顶匆匆赶回家中,下午老人便含泪离开人世。
周贺顶电话通知陈某将麦子割掉,好给母亲下葬,陈某父亲接过电话说:你们来吧,任死都不让你埋,随便你来文来武。此言一出,两口担心明天母亲不能顺利下葬,第二天,两口子便跑到赵集镇镇政府找到党委张书记说明顾虑,希望镇里给予重视,书记让其去找分管的朱书记,朱书记说:你们去找派出所报案。派出所长说:这个事情只有双方发生发生冲突了,扭打了,我们才好出警。
29号上午,王兰英家人组织民间吹响队和挖掘机准备老人骨灰葬到母亲的地里。果不其然,陈某的媳妇和两个年迈的父母手里柱着拐棍,早早的等在那里,人字形排开横加阻拦不让下葬,两家僵持不下,双方差点大打出手。
下午,金巨珍去镇党委张书记出面,书记则安排派出所所长协同两个副书记,纪检委马书记,冷张村大队书记和村长一同前往现场,分管的朱书记和派出所所长在看了陈某出示的协议后,朱书记跟双方说:明天上午都到镇法庭来调节。
政府“踢皮球” 无奈出下策
第二天,王兰英家人早早来到赵集镇镇政府门口等候,直到中午,赵集法庭胡庭长、纪检书记、冷庄村大队书记和村长,才来到会议室进行协调。买地方陈某表示愿意赔偿3万给对方,王兰英家人强烈表示给30万我们也不要,只想讨个公道,完成母亲遗愿。最终双方因意愿不一致,半个小时不到,调解草草收场。
随后,金巨珍夫妻去找赵集镇党委,张书记对他们说,你这个事我处理不了。说完欲要离开,周贺顶说:俺家的地被非法卖了,现在俺妈去世了,自个地里都不管埋来,你们领导难道就给俺扔那不理不问吗?你们处理不了,那镇里给我出一个处理不了的意见,我好去上访。张书记回道:你愿意去哪上访去哪上访,愿意去哪里告去哪里告,这个意见不可能给你签发,你们去县里,如果哪个部门需要,我们会配合。
下午,他们就到县委信访接待室,向上级反应,工作人员说:最好把当事人找回来,才是最好的解决方案。后经法律援助中心人员建议去农经委询问,农经委下属部门人员听后非常诧异:还有这种事吗?经电话询问赵集镇的有关人员后,对他们说:你们是想钱,要求太高了。当即周贺顶一脸疑惑的说:要回属于我们的地,安葬母亲,我们要求难道过分吗?工作人员表示,你这个事还是去土地资源局问吧。
来到土地管理局接待室,接待室的人说,你这个土地是镇政府分配的,最后还是得找镇政府处理。
近日来,因母亲这事东奔西跑把两人折腾的够呛,小孩上学也没人做饭,地里的麦子也因此未来得及收,跑了县里多个部门寻求未果,二人也是心力憔悴、哭诉无门。两口表示我们也是没有办法了才出此下策将母亲的棺材留在地头,只想通过此举能够引起上面重视给予妥善处理。于是才发生了开头的一幕。
当记者到地里拍照取证时,问及路旁的一居民夜里会不会担心受怕?村民理解的说:我们不怕,咋弄呢?这事摊到谁身上,谁不恼的过劲?我们应该支持,回头也去找政府说人家棺材放在俺门口,你们可问来?
当出租车司机听说记者是为此事特地下来调查时,忿忿不平的说:我长这么大,还是头一回听说天底下还有这样的事,你们的车钱不用掏了,我免费拉,回去我也跟我们的同行宣传这个事情,让他们都来关注。
截止记者发稿时,地里的麦子依然没有收割,王兰英老人的棺材依然在自己的土地边的乡间小道上停放着。当地的一位农民告诉记者:天气预报这两天有雨,希望苍天有泪能够唤醒当地政府的良知,给王兰英一个去处,让老人的能够早日“入土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