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贿近3000万的“土地巨贪”咋炼成?
权力集中且缺乏监督会怎样改变一个官员?10月10日在安徽宿州出庭受审的安徽阜阳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太和县委原书记刘家坤,其十年转变令人瞠目:在市国土局局长任上,他着手建立“四项阳光制度”规范土地批租,被评为“国土卫士”、“勤廉兼优干部”;调任县委书记之后,他却带头破坏土地制度、权力寻租房地产市场,使太和县土地房产市场乱象丛生,本人涉嫌受贿2900余万元财物,“带动”分管副县长、县国土局局长、规划局副局长等一批干部“上行下效”贪腐被查处。(2013年10月11日新华网)
确实,从“国土卫士”到“土地巨贪”,十年巨变令人瞠目。而从其担任县委书记开始的2007年至2012年短短五年时间,就将自己的政治前途葬送,又实在令人痛心疾首。那么,如此疯狂敛财近3000万的巨贪又是怎样炼成的?
利欲熏心。每个人都有追求利益的本能和天性。但是,追逐利益、获得利益,必须合理合法,一旦利欲熏心,就会使人的灵魂发生扭曲,甚至不择手段而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对于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尤其应该有正确的价值观、利益观。像前文提及的这位“土地巨贪”,在巨大的利益诱惑面前,失去了起码的底线,滥用职权,疯狂受贿,不但使当地土地房产市场乱象丛生,还带坏了一批“上行下效”的干部。对于领导干部而言,正确的利益观,必须是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举过头顶。“利”字旁边一把刀。因此,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戒除贪念、利欲,一心为公,不得谋私,才能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光明正道上一路走好。
权力失控。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必然导致绝对的腐败。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本来应该是用来为人民谋利益的,一旦失去控制,监督制约不到位,便会异化为权钱交易、以权谋私的工具。身为中共太和县委书记、太和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阜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的刘家坤,在其位,不谋其政,反而利用职务便利,权力寻租于房地产市场,成为了所谓的“霸道书记”、“土地巨贪”。正如其在忏悔时所言,“我的教训证明,权力集中不受监督是最大的腐败!”在现有的政治架构下,县委书记作为权力高度集中的一个岗位,腐败多发的原因相近,监督体系的漏洞明显。因此,必须从制度上加强对“一把手”权力运行的监督,才能从根本上扭转“前腐后继”的恶性循环。
带病提拔。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是干部选拔任用的原则和标准。但是,在目前的行政体制下,干部的选拔、提拔,还存在用人不当、用人失察等方面的问题。应该说,在担任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期间,刘家坤已经思想道德出现滑坡、物欲膨胀,摆不正位置,狂妄不拘、独断专行,不按程序决策办事,但是,如此劣迹斑斑的干部,居然还能够带病提拔,获得升迁。纵观其他一些贪官腐败的轨迹,也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带病提拔、带病上岗等问题。用人腐败是最大的腐败。因此,我们在坚决惩治腐败分子的同时,也应该深刻反思我们的干部制度是否还存在某些缺陷,或者说在对干部考察、民意调查等环节的执行上,是否存在不到位、走过场等现象。堵住用人上的腐败,是反腐败的重要内容。
情妇助推。有资料显示,十个贪官九个色。生活作风腐化,包养情妇,似乎成了落马贪官的独特风格。饱暖思淫欲。贪官在有权有势、养尊处优后,便管不住自己的下半身,家中红旗不倒,外面彩旗飘飘,甚至有的贪官还以包养多名情妇为荣、作为炫耀的资本。而所谓的情妇们,看中的绝不是贪官的身材、长相,而是其手中可以用来换取钱财、带来享受的权力。权、利、色,一旦纠缠在一起,便会互相牵制、彼此助推。贪官与情妇的关系,其实就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一旦反目,便会互相撕咬。很多贪官也正是栽在情妇之手。而生活作风问题,无论是在社会上,还是在官场上,似乎都不被认为是大问题,但往往又是腐化堕落的罪魁祸首。培养良好的生活情趣,净化干部的生活圈、社交圈,是干部保持廉洁自律的必然要求,也是反腐败必须关注的重点。
金钱、美色等一切都是身外之物。唯有生命才是最重要也最无价的。俗话说,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倍加珍惜自己的政治生命和身体性命,等到锒铛入狱时,再忏悔,就为时已晚了。
(倪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