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础教育11年的学制面临变革
俄罗斯教育部长菲利波夫说,俄罗斯将实行12年基础教育制。目前所有发达国家都已实行12至14年基础教育制,俄罗斯几乎是世界上惟一实行10年基础教育制的国家。如不延长学制,必将加重学生的负担,其结果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差、健康受到损害。在将要实行的12年制中,前10年为中等义务教育,后2年为分科教育,根据学生的意愿和才能分科进行。
二战以后,从前苏联到现在的俄罗斯,基础教育一直在10年制与11年制之间徘徊,此次学制改革在俄罗斯现代教育史上是一重大事件。100年来,我们中国的基础教育基本上实行的是12年制,以(小学、初中、高中)“六三三” 制为主。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受前苏联的影响,我们实验过九年一贯制、十年一贯制;“文化大革命”期间曾缩短过学制,但都不成功,不能长久。今天,俄罗斯也将基础教育的学制改为12年,对我们有重要的启示作用。按照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的需要,中小学学习12年,毕业时恰好步入成年是很有道理的。这也是12年学制通行世界、稳定百年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中学毕业和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的改革
当前,俄罗斯教育的另一件有影响的大事,就是中学毕业和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的改革。高校自主招生在前苏联实行多年,但总体上是在国家计划之内的。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在由国有化经济向私有化转变的过程中,一度放弃了国家对教育的管理权,中学毕业和高校招生考试的“自主”,呈现出混乱局面,不仅使学校教育的质量无法衡量,而且使高校招生失去公平。事实上,分散命题考试的“利”未见,“弊”却突显。一是中学毕业标准不一,差别极大,教学质量没有保证;二是大学自主命题招生,为腐败提供了温床;三是一些经济困难的学生无法到其他城市的大学参加考试,失去了进入名牌大学学习的机会。结果,俄罗斯不得不改变实行多年的毕业招生考试办法,回到统一考试的老路上来。在实行全国统考的新形势下,俄罗斯的教育管理者已经意识到这样做也有弊端,例如对职业教育必然带来冲击。圣彼得堡市教育局的官员一再表示,我们要学习中国的经验。但不知他是否意识到,俄罗斯统考的开始,很可能就是向“应试教育”的急转弯。
当前,我国正在积极探索高考制度的改革,力图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在我国,恶性循环的“应试教育”,确实到了不改不成的地步。但是,在改革高考制度的时候,必须考虑国情的不同,在西方可行的办法,在我们这里不一定都行得通。俄罗斯高考改革的经验教训,应当成为我们的前车之鉴。
(三)注重实效的品德教育
在我们所到的俄罗斯学校里,一般没有把德育独立出来,似乎不如我们那样重视,但又可随处看到他们对学生成长的关心,体现出重视养成教育的传统。学校从小培养学生勤劳的习惯,很多事情都要求学生自己做,如粉刷天花板。圣彼得堡第145中学校长依戈洛娃说:“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目的是要把他们培养成真正的人,培养成思想品德很健全的人。他不一定能对国家作出多大的贡献,但他要爱自己的家,爱自己的事业。”这样的教育似乎起点低,但落得实。
把对青少年的教育作为全社会的责任,这方面俄罗斯做得比较好。孩子们课外可以到继续教育中心听辅导、补习,到文化艺术宫参加活动,这些都是免费的。城市规定每周一天,博物馆免费对中小学生开放,包括著名的旅游胜地冬宫在内。
俄罗斯把高中毕业和成人仪式规定在同一天,形成了特殊的节日,是一项很好的举措。这一天,举国上下都为青少年的成长祝福。从学校到社会、到家庭都把孩子的成年作为一件大事。这一天,成为一个人成长的里程碑。这对人生的独立是多么大的促进啊!俄罗斯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成人仪式不能只停留在庄严的宣誓上,而要力争使学生的心灵真正受到冲击,感受到从此我不再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了。
(四)教育经费严重不足与国家统包教育投入体制的矛盾
当前,俄罗斯经济发展不快,甚至处于停滞状态是显而易见的。在莫斯科访问期间,很少见到正在施工的大型建设项目。无论学校,还是饭店,都可以见到设备的老化、建筑物的过时与损坏的速度超过新建和维修的速度。
俄罗斯法律规定,国家对教育拨款必须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3%。尽管政府按这一比例拨款,但也只能满足实际需求的40%到50%。这部分经费远远不能满足教育事业的需要,甚至连拖欠的教师工资都偿付不了,学校没有经费更新设备、购买图书,这一切严重地影响了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学校的总体办学条件,限制了学校的发展。然而,就是在这样困难的经济状况下,俄罗斯坚持了10年的义务教育制。在俄罗斯,私立学校是极少的。理论上,教育经费由国家统包,严格规定学校不得有任何形式的“创收”。实际上,经费不到位使学校办学面临极大的困难。有的学校为解决经费短缺的问题,利用夏天农忙季节,由教师带领学生去农场搞有偿服务。有的通过家长委员会争取得到一点点资助。我们问俄罗斯学校的校长,如果有人给学校捐助,条件是子女要入学,收还是不收?他们毫不犹豫地回答:“当然收!”。他们苦恼的是无人捐助教育事业。2004年8月31日,俄罗斯《晨报》发表一篇题为《学生上学堂,家长求银行》的文章,反映了俄罗斯学校乱收费花样百出。面对学校经费的严重不足,如不实事求是地拿出合理合法的办法,就难免出现混乱。
我国教育现在面临的情况,与俄罗斯有很大的不同。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保证了教育的投入年年增长,社会方方面面也给予学校很大的支持。我国大城市普通的中小学,学校的设施都比俄罗斯的好学校还要强,更不要说重点学校了。但是,我们的学校同样面临着办学经费不足的问题。如果不合理合法地借助社会力量,一味地回到国家统包、家庭免费(或低费)的路子上去,俄罗斯教育所面临的困境很值得我们警惕。优质教育是全民的希望,也应当得到全民的支持。如何保证教育经费充足,使教师职业成为崇高而又令人羡慕的职业,使全社会的孩子都受到良好的教育,是值得我们高度重视、积极解决的大问题。
回顾建国初期,我们的教育全盘学习前苏联,有利有弊。前苏联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至今对我国教育还有着深刻的影响。今天,中俄两国社会情况已有很大的不同,但在教育问题上共性的事情很多,不断考察俄罗斯教育的发展变化,会给我们的教育改革带来很多有益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