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黄廷权在乡村旅游——文仙洞村樱桃节上之致欢迎辞
今年57岁的黄廷权,是湖北宜昌市夷陵区文仙洞村的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2009年受聘、2013年续聘担任中共宜昌市夷陵区委党校“高级讲师”。作为一名县一级党校的“高级讲师”,对于只有初中学历的农民村支书黄廷权来说,不仅仅是一份荣誉,他感受最大的是压力和责任。既然受聘为党校的讲师,在其位就要担其责,就要谋其事。占着位子不履责、尸位素餐说不过去。
为了把课讲好,他着实动了不少脑筋。每一场课他都要经过精心准备,结合自己当基层干部、做群众工作的经历和实践,谈抱负、畅感想、讲心得、说体会,风趣幽默、通俗活泼,常常将一些感想编成朗朗上口的打油诗贯穿其中获得意想之外的效果。几年来,他不仅成长为一名夷陵区“中国梦”宣讲团的骨干宣讲员,在夷陵区的太平溪、乐天溪、三斗坪、分乡等乡镇和夷陵区直属机关向基层干部、农民、国家公职人员宣讲、传递“中国梦”,而且在湖北省委党校向地厅级学员宣讲“如何创新社会管理”,他的“发现矛盾躲不得、解决矛盾拖不得、处理矛盾软不得”的处理基层矛盾纠纷的方法深得领导赏识。
作为农民出身的基层干部、理论宣讲员,黄廷权对“中国梦”的理解有其独到之处。他说,村一级的书记、主任,说是“官”,它不够档次和级别。说不是“官”,它却掌管并影响着一方百姓的生活命运和质量。古人说“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怎么当好村干部特别是怎么当好一把手村干部,是黄廷权思考最多的问题。“甩手干部、会议干部、传达干部、维持干部”不是老百姓喜欢的好干部。他认为,作为村里主要领导要从日常事务性工作中走出来,想大事,谋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一名合格的、称职的村领导必须时刻把“发展”问题放在心中,“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中国梦”的唯一途径,任何时候发展都是第一位的、是永恒的主题,是当好村主要干部的第一要务和第一责任,围绕“发展”问题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
因此,他对于“中国梦”渐行渐近,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
文仙洞村位于长江西陵峡口南津关北岸,是一个边远、偏僻的城郊小村,村域环境属喀斯特地貌,山多、湾多、石头多,是一个典型的石灰岩地区,资源贫乏。黄廷权上任之初,经济发展滞后,农民人平纯收入不到2000元,人们的生活水平、幸福指数不高。要发展谈何容易,怎么发展?发展什么?文仙洞村的梦想是什么?圆梦的措施和手段又是什么?一系列的问题在他的大脑里翻腾倒海,思来想去他编制了一个个“无中生有”的强村富民之“梦”。
实践中,他通过宣讲“中国梦”、践行“中国梦”、传递“中国梦”都有不菲的收获。他领导的文仙洞村通过“以节促游”、“念文化经,打旅游牌,走发展路”,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城郊偏僻小村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水泥公路进道场,清澈山泉流进缸,乡村旅游迎客忙,农民家里成市场,幸福生活有质量。”这首打油诗非常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文仙洞村的经济、社会、人们生活水平的深刻变化,农民人均纯收入十年增长5倍多。村集体多次被评为先进单位,2013年该村被评为宜昌市“魅力乡村”。近十年来,黄廷权个人三次被评为夷陵区优秀党务工作者,一次被评为优秀村党支部书记。今年他又被推荐为“宜昌市优秀理论宣讲员”,他的“社会稳,经济增,民心顺,队伍纯,环境新”以及“增收致富靠科技,和谐稳定靠法律,抵制歪风靠正气,互敬互帮靠人气,改善面貌靠努力”等一系列基层干部的工作理念得到许多党员干部的认同和践行。他领导的文仙洞村及其本人的事迹,被《光明日报》、《农民日报》、《乡镇论坛》、《盛世华章》、央视网等媒体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