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有着自己的中国梦。这个梦想就是民族复兴的梦想,就是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梦想。”(摘自《兴国之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释讲》一书)。美梦能否成真,中华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能否实现?!这需要每一个热爱自己民族的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为之奋斗。
“中国梦”是中国人民共同的梦想。伟大的导师毛泽东说过,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因为“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作为党员、干部,要牢记身份和责任,当好人民“公仆”,用行动践行与自己身份相匹配的价值观,做一个勇于追梦、勤于圆梦的使者。
“公仆”是一种地位和身份,它所对应的主体就是“主人”,它的地位和作用就是听从“主人”使唤,为“主人”效劳、服务。作为党员、干部来讲,它是“特殊材料”做成的,它的性质决定它的地位——为人民服务的“公仆”,它对应的主体是“人民”,它的作用就是“吃人民之饭,穿人民之衣,听人民使唤,为人民服务”。
有一个人,他用42岁的短暂人生书写了一个时代的杰作,他虽然离世50多年了,他的精神仍然在亿万人民的心中唤起持久的共鸣,他就是一提起他的名字就让人肃然起敬的焦裕禄。他是党员、干部的旗帜、标杆、楷模。他的身上有许多闪闪发光的东西,归结到一点就是他用一生的经历书写舍己为民的“公仆”情怀。他的这种精神的“保质期”是永久、无限的。
一个党员、干部做到像焦裕禄那样,既难也不难。说难,在于他用毕生的经历都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情怀,没有掩饰,也没有做作的成分。这是非常难得的。毛泽东说:“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说不难,是因为焦裕禄所做之事,都是人民群众期盼解决和落实的事情,是他的身份、职责、能力应该办的、可以办的、能够办的事情,没有或者很少有那种需要去赴汤蹈火、抛头颅洒热血、惊天动地的壮举。
在和平建设时期,党员、干部学习焦裕禄精神,实现价值追求,就是要有使命意识和担当精神,不要仰望星空,而要脚踏实地,立足岗位,把“公仆”的地位和作用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来,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做实。
把发展大事做好。时刻把“发展”问题放在心中,任何时候发展都是第一位的、是永恒的主题,是当干部的第一要务和第一责任。工作思路和措施要和群众的需求相吻合,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发展”的内容主要包括经济和社会两个层面。在经济发展方面,千方百计提高人民收入水平,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和生活质量。在社会发展方面,比如水电路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就医、入学、养老等等,要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精于前瞻,深谋远虑,深邃思考,时时刻刻要考虑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把“发展”工作做到位。
把民生之事做实。除了经济、社会要发展、进步之外,人民群众通行、吃饭、菜篮子、就业、甚至包括困难群众的帮扶等等,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党员干部应当注意和考虑的问题。“衣人在寒,食人在饥”,实实在在地为群众解决好生产生活中的难题,为他们办一些他们迫切期盼的事、急需的事、受益的事。
把责任勇扛肩上。党员干部是一种身份,这种身份更象征所肩负的重大责任。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利用手中的资源和权力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为人民服务,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在工作中要正视困难和问题,不要怕,不要躲,更不要推卸责任,而要勇于承担责任,积极主动因难而上,寻找措施和对策克服和化解难题,做一个扛得住、靠得住的人,要有坚持真理的勇气,不当“睁只眼闭只眼”和“和稀泥”的昏庸干部。
把情感倾注人民。既然党员干部是“公仆”,人民群众是“主人”、是“衣食父母”,就不要本末倒置地当“不孝之子”,要敬畏他们,对待他们要象对待亲人一样,带着深厚的感情去思考、去工作,为人处事要有情有意,不能虚情假意,更不能无情无义,要与人为善,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坦诚相待。对办事、来访的人民群众要明白他们“无事不登三宝殿”的道理,要有一颗善良的“菩萨心肠”,要有起码的同情心、怜悯之心,真心实意地为他们解难帮困,他们的时间很宝贵,许多事情等不起、拖不起、伤不起,千万不要有“无关自己痛痒”的心理。
编辑/李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