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湖北宜都市84岁高龄优秀党员、红花套镇老科协副会长蒋羡德
蒋羡德,宜都商场退休干部,家住湖北宜都市红花套镇南桥村二组。他现年84岁,会计师,在本该颐养天年的人生季节,仍坚持学习,勤奋笔耕,持之以恒地为村民办好事,深受群众尊重,更受到各级党组织的赞誉:2003年被宜都市委政府评为“全市先进农村文化科技中心户”,2006年被宜都市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08年他参加全市举办的“新农村、新农民、新风尚”读书讲演会,其《读书——让我找准人生航向》的演讲被评为二等奖。
古稀之年终入党
蒋羡德1931年6月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后随父亲迁居湖北省恩施州巴东县。初中毕业后,1949年11月考入宜昌军分区革命干部学校学习,在革命大熔炉里,接受了革命教育,锤炼了革命斗志,下定了“永远跟党走”的坚定信念。他从20岁参加工作起就不断地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然而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因种种原因,他申请加入党组织的愿望一直未能实现,但他毫不讳言“共产主义理想是我的精神支柱,加入党组织是我的终身愿望”。为了理想,他矢志不渝,在退休后的十多年里,不气馁,不恢心,继续用实际行动实践着自己一生的追求。他坚持自学政治理论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他经常到市委宣传部借阅或索取学习资料,成了市委宣传部的“常客”。他边读边做笔记,先后写出了227篇读书心得,约100多万字。
1998年,蒋羡德向红花套镇南桥村党支部再次递交入党申请书时,郑重地向党支部要求“干点工作”和“接受考虑”。2001年7月,蒋羡德以71岁的高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实现了他追求半个世纪的政治理想。蒋羡德高龄入党后,并不是把党员当作荣誉,而是作为理想的追求而尽一个党员的义务,他总是以为社会多出一份力为荣,以帮助他人为乐。
千份邮件无差错
乡镇邮递员只送邮件到村,不到户。农户的报酬、信函、包裹、汇款单位往往都积压在村委会里。送邮件到户事情不大,但责任大。蒋羡德征得党支部的同意,从2002年起主动担任了村里的义务邮递员。
从此,南桥村三平方公里土地上的条条小道,家家户户,都装进了他的心里,无论严寒酷暑,还是天晴下雨,村民们都可以看到一位白发老人蒋羡德在翻山越岭,汗流夹背地穿梭在山村的道路上,为村民送邮件。从2002年到2004年四年间,他克服自己年老体弱和老伴患病住院等困难,将汇款单96笔,包裹45件、书刊94本、报纸1310份,及时准确地送到农民手中,做到了无一差错,群众非常满意。
义务当起保管员
2007年10月,南桥村传来好消息,在上级的支撑下,全村安装自来水管道,保证村民饮水卫生。大量水管器材需要一名认真负责的工作人员来管理和发放,谁来管理。村党总支首先考虑蒋羡德是最适合的人选。当村党总支部书记与他商量时,他认为这是一件“民心工程”,自己应该为建设新农村出一份力,他满口答应,并立即“走马上任”。他迅速建立了各种器材物资进出登记签字制度,蒋羡德工作一丝不苟,任劳任怨,严格手续程序,每天收工后认真清点核对,几乎天天忙到九十点钟才回家,工程结束后,他所经管的帐目一清二楚,器材无差错,村民们无不称赞。
农家书屋惠乡邻
新农村建设必须加强先进文化道德和科普知识的宣传教育。南桥村党总支为了发挥蒋羡德的特长,从2004年起安排他兴办“农村文化科技中心户”,蒋羡德干这一项工作得心应手,他在自己家门口建立用铝合金制成的宣传橱窗栏,常贴常换新报纸,在自己屋里用一大间屋创办了“农家书屋”,将市里、镇里和各机关学校赠送给南桥村的2000多册图书,按经济、政治、法律、文化、科技分类,陈列在书柜里,制订有严格的管理和借阅制度,在他的热情服务、耐心推荐和精心呵护下,蒋羡德兴办的“农村文化科技中心户”,成为了村民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宣传先进文化思想,传播科技知识的主阵地,成为了村民们的精神乐园。
现在只要一有空闲时间,村民就三五成群地到他家中看报、学习方针政策和科学文化知识。蒋羡德还围绕中心贴近实际,开展多种读书活动,让村民们掌握了蔬菜种植、柑桔栽培、科学饲养等方面的知识,提高了文明素质,促进了社会和谐,涌现出了一批科技致富能人。
校外辅导品更高
蒋羡德是马家店小学的校外义务辅导员,多年义务为孩子们辅导时事政治,深受教师、家长、学生的敬佩。今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兰考调研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时,要求将公仆情怀、求实作风、奋斗精神、道德情怀的“焦裕禄精神”弘扬光大。从报纸上学习了总书记的讲话后,蒋老萌生了教孩子们传唱经典红歌《好书记焦裕禄》的想法,他专门找赵校长商议此事。因互联网上颂扬焦裕禄的歌曲有多个版本,党支部特意安排音乐教师汪春萌与跟蒋老沟通,汪老师先仔细聆听蒋老哼唱,再结合音乐常识慢慢校正,重新谱曲,最终统一传唱。
今年春节过后,蒋羡德用自己的稿费连同卖废报纸的近千元钱,为马家店学校购买捐赠了45本书。蒋老的退休工资并不高,仅供自己和老伴生活。近几年来,他多次慷慨解囊,向灾区人民和贫困学生损款共200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