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报告讯 (记者 郑晓伟) 既没有《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也没有《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更没有《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甚至连《国有土地使用证》都没有,河南省平顶山市新华区陆顺建材城(二期)竟然能够大张旗鼓地公开非法招商。遭受欺骗的商户公开举报当地规划、国土、建设等职能部门涉嫌行政不作为,结果招致打砸抢损失惨重,时至今日,受害商户没有得到任何赔偿,依旧奔波在讨还公道的维权之路。 近日,本网连续接到知情人士投诉,反映位于平顶山市新华区平安大道西段的陆顺建材城项目,在没有取得任何合法手续的情况下,非法对外招商,300多户商户上当受骗,相关职能部门却玩忽职守任其违法,希望新闻单位能够详细调查,公开事件真相。 2014年6月23日上午,按照投诉人提供的线索,记者前往平顶山市新华区调查采访。时值中午,空空荡荡的陆顺建材城顾客很少,大多商家门可罗雀,有几个门店装修了一半就搁置了下来。据一位门店老板讲,这个建材城本来就位置偏僻,很少有顾客舍近求远前来购货,加之传言说几年以后这里要开发房产,准备进驻的商家打消了念头,已经进驻的商家如今却是骑虎难下。 违法市场竟能公开招商,谁是幕后保护伞? 据投诉人毛某称,2012年10月11日,他与平顶山陆顺商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陆顺商贸”)签订了《平顶山市陆顺商贸建材二期协议书》,交纳定金50000元,于2013年4月1日起开始对陆顺建材城陶瓷区的租赁商铺进行装修,先后投入装修费用近一百万。装修期间,毛某发现该建材城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消防安全合格证》,加之房屋主体建筑格局也不符合协议的约定,遂与陆顺商贸发生争执。然而,态度蛮横的陆顺商贸置之不理,甚至以停水、断电的手法来要挟。更为严重的是,2013年12月20日,陆顺商贸唆使多人对毛某的店面进行打砸抢。毛某多次报警,当地派出所以民事纠纷为由,竟然拒绝出警查处。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城镇房屋租赁合同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出租人就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者未按照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规定建设的房屋,与承租人订立的租赁合同无效。与此同时,毛某得知陆顺商贸占用耕地涉嫌非法,向相关部门作了举报。2014年4月12日,平顶山市国土局新华分局进行了书面答复,证实该宗地块总占地面积144050.38平方米,仅有54086.27平方米符合土地总体利用规划,占地类型为乡镇企业用地。而陶瓷区占用89946.11平方米为采矿用地坑塘及其他用地,均属违法占地。然而,该局只是对违法占地罚款了事,并未联合相关部门对违法建设情况予以查处。 陆顺商贸不但违法占地,而且连规划手续至今尚未取得。在一份由平顶山市规划局出据证明材料显示:“……经调查,平安大道西段路南陆顺建材二期市场建设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属违法建设……” 规划手续都没有,能办来其他手续吗? 就是这样一个彻头彻尾的非法建设、非法招商项目,居然以解除合同、追讨房租、卫生费的名义,一纸诉状将毛某起诉到平顶山市新华区人民法院。2014年3月18日,该院做出判决,判令毛某解除协议、支付租金。 毛某不服一审判决,上诉到平顶山市中级人民法院,2014年5月28日,平顶山市人民法院判令撤销一审判决,发回新华区人民法院重审。 与毛某的遭遇如出一辙的还有韩某、张某等人,他们也交纳数万元定金,并先后投入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元的装修费用。由于因陆顺商贸没有土地、规划、建设等合法手续,双方发生矛盾,结果同样遭到陆顺商贸的打砸抢。在该建材城,记者见到了一份关于陆顺商贸和平顶山市新华区相关部门违法犯罪事实的举报信,109名商户实名进行举报,满纸鲜红的指印,分明是商户对司法公正的渴望。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条规定: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必须严格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用途使用土地。《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四十条规定:在城市、镇规划区内进行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管线和其他工程建设的,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向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镇人民政府申请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然而,不知陆顺商贸有何神通,居然堂而皇之地违法占地、违法施工、违法建设,虽然个别部门进行了处罚,但以罚代管无疑涉嫌渎职,肆意纵容,让人怀疑背后存在见不得人的内幕交易。 一个个鲜红的指印,分明就是对司法公正的呼号 2014年6月24日上午,记者通过平顶山市新华区主管部门联系相关采访事宜,不知什么什么原因,却让陆顺建材一位杜姓经理出面接受了采访。然而,杜经理一味强调建材城是新华区的重点项目,由于商户故意违约,无理纠缠,才发生了矛盾。当记者拿出规划、土地等部门认定违法的证明时,杜经理辩称已经作过处罚,并信心十足表示:合法手续马上就下来! 一个重大建设项目,没有任何合法手续和证件,却能堂而皇之地建设成功,并且大张旗鼓地招商引资,是谁在为这种违法行为大开绿灯,充当保护伞?如今,陆顺商贸口口声声说合法手续“马上下来”,如何在短时期内就摇身一变,就能成为合法的项目,其中必有猫腻。对此,记者将继续予以追踪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