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蓬莱被称作人间仙境,由于傍海多山,作为农民命根子的耕地就更加金贵。但当地农民投诉本报,在市镇两级政府的“协调”下,当地龙头企业竟低价“征用”了耕地上千亩——耕地每亩贱卖3500元官员愣说贵
惊人目击:企业圈占耕地一望无际
今年下半年,《市场报》连续收到来自山东省蓬莱市的农民来信。信中说,2002年,在没有合法手续和未征得村民同意的情况下,由当地政府出面协调,当地的龙头企业民和牧业公司私下和村委会签订《征地合同》,以每亩耕地补偿农民3500元的价格,圈占上千亩耕地修建厂房,用作企业扩大规模。被占地农民不仅失去了部分生活来源,而且饱受随之而来的空气污染之苦,一些人被迫迁离家园。
为了解情况,记者9月中旬即奔赴山东蓬莱。离开蓬莱市区十几里后,记者就看到一堵长长的围墙在田野里绵延,围墙内是整齐排列或者正在建设的厂房,而一股令人恶心眩晕的恶臭则扑鼻而来。出租车司机说,这就是民和牧业的养鸡场,全国规模最大,还一直在扩建施工。记者中途下车爬上一道土坡,俯瞰下去,竟然看不到场区的尽头。
北沟镇上魏村是被“征地”的村庄之一,现任村委会主任魏福安对记者说,民和牧业“征地”涉及3个乡镇,11个村庄。他们村被“征地”300多亩,其中250多亩耕地每亩补偿3500元,其余的按照每亩2000或1000元补偿。由于“征地”数量太大,价格太低,老百姓意见很大不想卖,但当时的村委班子说:“市里有要求,村里也签了合同,国务院都同意盖章了,不卖也得卖,你们还嚷嚷啥!”
据魏福安介绍,耕地被占后,企业建房养鸡,造成村里终年被恶臭包围;企业还打了几眼深井,导致村里井干塘枯,生产生活都受到很大影响。
魏福安还说,当时的村委暗箱操作,市、镇两级政府支持协调,老百姓被连吓带骗,耕地就被圈去了几百亩,刚签订没几年被称作“30年不变”的土地承包合同成了一张废纸。后来,村民通过看电视、读报了解了相关政策,发现民和牧业的圈地行为根本就是违法的,肯定也没有“国务院盖章同意”。紧接着,他们多次向省市各级土地部门举报和反映情况,甚至还聘请律师准备起诉,要求解除非法征地合同,至今却没有结果。
村民疑惑:干部为何要睁眼说谎话?
为了解征地的前因后果,通过蓬莱市委宣传部协助,记者找到了北沟镇镇长季恩军。采访中,季恩军给记者介绍了几个情况,但此后均被村民指为说谎。
民和征地是否有手续?季镇长说,征地是2002年,民和牧业的征地审批手续在2001年就办下来了。但村民们拿出《征地合同》指正,民和征地的相关手续不仅当时没有,甚至现在有没有补办下来也不好说。因为在2002年2月6日签订的《征地合同》上,明确规定:“(土地补偿费)采取分期付款方式……余额(10%)在甲方与蓬莱市国土资源局办理完相关征地批文手续后付清。”这就证明,合同签订时民和占地尚未获得审批。而上魏村委会主任魏福安则明确告诉记者,民和至今没有支付10%的余款,说明手续还没办下来。
每亩耕地补偿3500元是否合理?季镇长说,之前因为税费高,农民种地赔钱,所以这块地多年来大面积抛荒,3500元已经算高了。对此,村民说,这块地经过上辈人在“农业学大寨”时期战天斗地,精心平整,打井修渠,是优质耕地,从来也没有荒废过。
民和征地是否经过村民同意?季镇长说,虽然没有经过公示、召开村民大会等程序,现在看来是不符合规定的,但如果村民不同意,他们怎么就把补偿款拿回家了?对此,村民们说:当时我们被告知“国务院都盖章同意了”,还能说什么?后来才知道他们原来全是在骗人。
监管部门: 明摆事实怎成无头谜案?
记者随后来到蓬莱市国土资源局了解情况。办公室工作人员说采访需要主管领导批。随后记者找到主管办公室工作的副局长,这位副局长听完记者来意后,称采访需要办公室上报。于是记者再次来到局办公室,发现门虽然开着,但里面已经空无一人。
随后,记者请求蓬莱市委宣传部协助联系国土局采访。但宣传部负责人打了一轮电话后为难地告诉记者:“现在这么敏感,都怕说出个什么差错,你要体谅他们的难处。”在宣传部的电话册上,记者找到了蓬莱市国土局局长聂洪顺的手机号码。记者拨通手机后作了自我介绍并提出了采访意图,但对方沉默片刻,说了句“你打错了”,就挂断了电话。蓬莱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国土局的领导全都在外地出差,确实不好联系,什么时候回来也没准,不过等他们回来后可以联系记者电话采访。但记者离开蓬莱一个多月,没有得到任何回应。
11月中旬,记者打开山东民和牧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网站,据位于网站首页的视频宣传片介绍,公司“占地200万平方米”(约合3000亩)。随后,本报给蓬莱市国土资源局发去采访函,要求了解民和牧业在相关区域圈占耕地的详细数字,以及手续是否完备,在占地过程中是否存在未批先建等违法违规情况,但一直没有得到任何回复。不过,不久记者再次打开民和牧业的网站,发现视频宣传片中有关占地面积的片断已被删去。(记者王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