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的手上,再难的案件,都得以执结。10年——2300多件执结案件——1.3亿元执行标的额,执结案件数、执结率、执行到位率,他年年名列全省法院前茅。老百姓亲切地称他为“沈一刀”。
他被法院系统树为法官的典范。10年来,年年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多次荣立三等功,两次荣立二等功,1次荣立一等功。2004年,他从最高人民法院捧回了金灿灿的“全国法官模范”奖章。
他就是沈巧林,2006年度全国优秀法院——江苏省海安县人民法院执行局副局长。
面对这位戴着一副浅色眼镜,文质彬彬的法官,我们无法想像这就是 “沈一刀”。我们请他说说心里话,他答应了。而他的同事和当事人,又为他的心里话作了最好的注解。
“最让我揪心的是权利人的权利没有实现,最让我兴奋的是老赖还钱了”
顾十军说:“沈巧林心好,看到我们的工钱拿不到,比我们还着急。”沈巧林说,权利人的权利实现不了,是执行法官的失职。
前年,顾十军和另5名农民工在上海打工。辛辛苦苦做了一年工,工头缪某应付的8万多元工资分文未给。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沈巧林发现,缪某家中空空如也,根本就没有什么财产可供执行。
屋漏偏逢连阴雨。申请执行人陈天明的妻子又患上了严重的肝腹水,急需要钱治疗。而缪某就像从人间蒸发了一样,找不到人,又查不到有什么财产。面对当事人焦急而又充满期望的目光,沈巧林下了决心,一定要找到缪某。他经过多方寻找,终于了解到,缪某躲在上海。
人海茫茫,找一个人如同大海捞针。但沈巧林不灰心,他带着书记员顶着35度的高温,到缪某曾经施工的单位,一个工地又一个工地跑。汗水湿透了衣衫,嗓子渴得要冒烟。沈巧林拖着疲惫的身躯,到处打听、查找。
到一个施工单位打听情况时,沈巧林突然发现,工地老板的办公桌上,竟放着一张缪某的名片。沈巧林精神一振,他指着名片问老板:“缪某跟你联系很密切呀!”老板眼中闪过一丝慌乱,支支吾吾地说:“以前有,现在不清楚他哪儿去了。”沈巧林眼明手快,抓过名片,按照上面的号码,用桌上的电话打过去。缪某的手机打通了,但当他听到沈巧林陌生的声音时,随即挂断了电话。沈巧林将申请人的生活困难情况及相关法律知识向那名老板作了宣传,老板终于透露了缪某在上海的住处。
缪某租住在上海郊区的一间平房里。沈巧林兴冲冲赶到那里,却发现铁将军把门。原来缪某听到风声,已经躲起来了。好不容易找到了线索怎能放弃?沈巧林决定“守株待兔”,隐蔽在不远处等候缪某归来。
一天一夜,沈巧林一刻也没敢合眼。第二天晚上十点多钟,缪某房里的灯亮了。沈巧林欣喜地喊来书记员,走到缪某家门前敲了敲门,趁缪妻开门的一刹那,他们敏捷地闯进门去,望着满脸倦色却正气凛然的几位法官,缪某惊讶得目瞪口呆。
畏惧于法律的威严和沈巧林穷追不舍的精神,缪某终于将6名农民工的工资款履行到位。农民工的权益得到了保护,好几天没好好合眼的沈巧林却病倒了。
“最让我痛恨的是一些人良知的缺失,最让我高兴的是老百姓能天天像过年一样过日子”
家住海安县曲塘镇的王老太有两个儿子。因王老太个性较强,与大儿媳关系一直不睦,因此大儿子一直不尽赡养义务,老二见老大如此,也对王老太不闻不问。沈巧林赶到执行现场时,只见王老太住的房子四处漏风,80多岁的老人身上的衣服破破烂烂,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快过年了,老人过的是什么日子呀。
他立刻叫来王老太的两个儿子谈话。老大不耐烦地说:“别多说,哪怕你们拿铐子铐我,房子我肯定不修。”说完拉着老二就要离开。沈巧林忍无可忍,一拍桌子:“你敢走,现在就铐你。”老大被镇住,呆在那儿不敢动。沈巧林左思右想,真的采取强制措施,案子好结,但以后王老太的日子不会好过。他请来村干部,一起做两个儿子的工作,同时扣下两个儿子的2000元棉花款,讲明等二人履行完修缮义务后再给。两个儿子只得勉强答应为老人修房。
这以后的几天,沈巧林每天都要抽空到场监督房屋修缮情况,发现二人敷衍了事的地方,坚决要求返工。周围邻居都说,沈法官倒像是王老太的亲儿子,两个儿子倒成了打工的。王老太的两个儿子也被沈巧林执著的精神感动,他们说:“我们要是再忤逆的话真是猪狗不如了。”房屋修缮竣工当天,王老太一家四代人15年来第一次吃了团圆饭。不久前,沈巧林办案路过王老太家,再次去看她。王老太拉住沈巧林的手,连连说:“你是个好伢呀。”沈巧林望着王老太身上厚厚的棉衣,红润的脸色,欣慰地笑了。
对待老赖沈巧林是一把刀,对待老百姓他却非常热情。他说自己就是从农村来的,深知老百姓到法院申请执行是一件相当不容易的事,他们追要的都是自己的血汗钱,孩子上学、老人治病也许正指望着这笔钱呢。
祝萌来是个残疾人,被柳某承诺的高利诱惑,借出7万余元。哪知柳某不仅利息分文未付,本金也迟迟不还。祝萌来家一下子陷入困境。在交执行申请时,祝萌来眼巴巴望着沈巧林问:“法官,还有希望吧?”“有”,沈巧林握着他的手坚毅地说,“请相信法院会保护你的权利。”
哪知在执行过程中,柳某又哄骗祝萌来私下订立了和解协议,约期还款。面对可怜的申请人和狡猾的柳某,沈巧林暗下决心,不执行到位,决不罢休。约期一到,沈巧林就找到柳某,柳某玩起“太极”,“积极”配合沈巧林查账户,封房屋,就是没有钱拿出来。正在暗暗着急时,沈巧林发现,柳某经营的一处不显眼的仓库中藏着大批木材。这下,沈巧林心中有了底,他当即采取措施,查封、评估、拍卖,步步跟上,马不停蹄。第二天,6万余元拍卖款到手时,柳某傻了眼,无可奈何地耷拉下了脑袋。当天下午,沈巧林亲自将钱款送到祝萌来家中。
“最让我厌恶的事是拿原则做交易,最让我欣慰的是我家到现在还是白璧无瑕”
去年秋天,他的表妹刘某因做生意亏欠了他人4万余元借款。案件进入执行程序。执行人在依法搜查后发现,刘某有一定的履行能力,而且还有高消费的情况。执行人员还查到一张刚结算不久的存款利息单。执行人员严肃地要求刘某提供存款的情况,刘某大声谩骂执行人员,还撕扯卷宗材料。执行人员决定对她实行处罚,并征求沈巧林的意见。沈巧林严肃地说:“这种情况完全可以适用司法拘留,你们不必有顾虑,按法办事吧。”刚搁下电话,手机响了,是姑姑打来的。姑姑在电话里说:“哪怕改成罚款也行啊,拘留多丢人呀。”沈巧林说:“我也没办法,表妹违了法,只能依法办事。”姑姑在电话中气得声音发抖:“巧林,你做了官,就要忘本了!”挂断电话,沈巧林非常难受。小时候,姑姑是最疼他的人。那时家中困难,是姑姑常给他买来食品、衣服。他成为一名法官后,姑姑从没对他提出过什么要求。他真不想做一个忘本的人,可是为了法律的尊严,他只能这么做了。
于某申请执行某镇政府欠款纠纷一案。于某想,自古官官相护,沈巧林平常能公正办案,但他这把刀在本案中恐怕要软下去。一个星期日的上午,于某摸到沈巧林家门口,敲开门刚要进去,被沈巧林拦住,严肃地说:“有什么事明天到办公室谈。”于某摸出一个红包就往沈巧林手里塞,被沈巧林挡住,说:“你如果硬把红包留下,明天我就交到纪检组,并要求换人执行。”于某灰溜溜地走了。过了几天,他又携带一幅画到了沈巧林办公室,对沈巧林说:“这是我请某书画名家画的一幅画,你收下吧。那天,我看你家中墙上全是白的,太单调了。”沈巧林沉下脸:“你这是信不过法官。告诉你,我就喜欢白墙,清清白白多好。”于某带着画,羞愧地走了。后来,案件得到了公正执行,于某逢人便讲,沈法官这把刀,任何时候都是硬的。
提起这件事,沈巧林深有体会地说:“老百姓叫我沈一刀,是对我的信任。一个法官失去廉洁,失去老百姓的信任,就是做人的最大悲哀。”
“最让我不安的是面对这一大摞奖状证书,最想告诉大家的是还想在执行岗位干20年”
沈巧林说:“我一个人做的工作实在是微不足道,但党组织给我的荣誉太多了,我感到承受不起。”与沈巧林搭档多年的书记员告诉我们:“在执行局,沈巧林是大家的领头人,凡是难案、险案,沈巧林总是抢着上。”
被执行人薛某经营木材亏损,留下一大笔债务后逃之夭夭,20多个债权人群情激愤。赵四群等15名当事人申请执行后,沈巧林主动请缨:“这个案件我来办。”
薛某家中空空如也。经过调查,终于发现他在角斜镇经营时留下的一堆木材。
沈巧林迅速对木材进行了查封,并与物价部门进行联系,对木材进行丈量、评估。评估那天,天空下起了细密的毛毛雨,而木材又堆在河坡下。为节省执行费用,沈巧林和十几名申请人到河坡下将木材抬上岸来。当时,不少没有欠条的债主听到这个消息,也赶来想趁乱抢木材。沈巧林和书记员见状,敏捷地拦到木材厂大门口。面对情绪有些激动的人们镇定地说:“法院正在执行案件,请大家遵守法律,不要冲击执行现场,否则将被追究法律责任。”领头的一个人看法院人少,大声叫嚷着:“别听他的,冲进去,不然木材就被他们分光了。”说着,就想绕过沈巧林冲进厂里。沈巧林一把抓住那人的手,那人顺手一拳,打在沈巧林的胸部。沈巧林摸摸胸部,笑了:“小伙子,倒还有点劲,不过别冲动,法律是无情的。”平和中透着威严的语气,把那小伙子镇住了。当知道这位法官就是鼎鼎有名的“沈一刀”时,那群人渐渐散去了。
雨不停地下着,执行继续进行。沈巧林一会儿配合物价评估人员丈量、登记,一会儿披上麻袋片帮助扛木头。十几个小时过去了,70多个立方的木材终于变成了申请执行人实实在在的利益。天黑下来,密密的雨丝打在沈巧林的头上、脸上,虽然又冷又饿又累,但他心里却十分知足。
我们问沈巧林:“在执行工作岗位上一干就是10年,有没有想过换个轻松一点的工作?”他说:“说干执行不苦不累是假,但真叫我离开这个岗位,我还真舍不得,还真想在执行岗位上再干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