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网上流传着这样一种言论:建国以前我们并非一穷二白,那时我们的生活很幸福,就如同阿Q的名言“先前我们其实很阔的”。与这种言论唱双簧的是对鲁迅的质疑,好像鲁迅在“欺骗”我们。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夏志清在《南方周末》的访谈和最近搜狐文化频道名人博客专栏“大仙的博客”中的一篇博文——《鲁迅文字缺少幸福感》。
夏志清一贯地批评鲁迅,推崇张爱玲,并不让人意外。况且这也是学者的一家之言,无所谓对错。但“大仙”文章中的一段话却引起笔者注意。“大仙”说,读鲁迅“有种牙根被凉水塞了的感觉,生涩,还有些压抑”,“读了他的东西,我这一整天就甭打算能有好心情了”。乍一听来,这种说法有些道理。尤其是初读鲁迅的人,恐怕还会有共鸣。但是,笔者想问一句:在鲁迅的时代,作家有权利享受“幸福感”吗?
在鲁迅的时代,洋人的“炮舰”经常到中国“访问”;大上海也被划出几大租界,由外国人管理;东北更沦陷在日寇的铁蹄下。在那样的环境中,有的作家仍在玩小资、在淡淡的哀愁中卿卿我我。而鲁迅的文字里,却充满了激愤的呐喊和对麻木精神的痛恨。在“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的怒吼声中,究竟是靠风花雪月救国,还是靠生冷的笔刀激起民族的血性,相信每个人都不难做出回答。
如今,有些人吃饱喝足后,开始挑剔起来,嫌鲁迅的文字缺少幸福感,实在是很可悲的事。鲁迅文章中没有“幸福感”应该是我们的幸事,因为毕竟还有人清醒;现在的我们能够读到鲁迅的“干涩”应该是我们的福份,因为正是有了鲁迅这样的作家,我们的民族才有未来。
今天,我们生活在太平盛世,国家日渐富强,与鲁迅所处的时代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但越是在这种时候,我们越需要像鲁迅那样生涩的真话和如刀的笔。历史已经证明,如果一个民族沉浸于安逸,只知粉饰太平,那么它离灾难就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