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电视连续剧《空巢姥爷》
正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热播的电视连续剧《空巢姥爷》选取了一个沉重的社会话题——空巢老人晚年生活不尽人意、幸福难觅。当今年轻一代大多是独生子女,生活节奏快,社会压力大,成天四处奔波,家中日益年迈的老人谁顾,尤其是失去老伴儿的鳏寡老人的晚年婚姻与幸福、所想所需做子女的理解多少,如果编导仅仅是提出这么一个问题,那么不免单纯幼稚。可剧作非囿于此,而是引领观众进入现实社会,尤其是步入那更为广阔、更为幽深、更为变幻莫测的人物内心世界。
剧作成功地塑造了一组令人爱恨交加的人物群像:有知识丰富、兴趣广泛、中年丧偶、把两个女儿养大工作后,老来有病需要伴侣,大胆追求晚年幸福却屡屡受阻,略有几分浪漫,还有几分迷蒙,而更多是无赖的退休大学教授周开启;有本是吃苦耐劳、忍辱负重、勤劳能干、温柔贤淑、知冷知热、体贴入微的好保姆,却一步步演变为善良帮凶的刘西娜;有自作多情、多次碰壁仍痴心不改的赵雅萍;有好吃懒做、嗜赌成性、挖空心思诈骗他人,骗房抵债的始作俑者李禹坤;有职业习惯、冷面无情、理性清醒的大女儿律师周冬礼;有单纯幼稚、任性骄纵但内心不乏善良的二女儿周冬笑;有贪慕荣华,被拉入诈骗圈套后,颇有心计一步步实施她“亲爹”骗房阴谋的李元媛;有专业娴熟、能力超群、风流潇洒的凤凰男江耀华;有利用男女情感打压对方的白领美女俞玥、王小嫣;有趁虚而入、虚情假意,毫无责任感的富二代张新立……观众通过这一个个艺术形象,不仅看到了当今的现实社会,而且还能洞察到丰富多彩、形形色色、光怪陆离的人物内心世界。
强烈的戏剧冲突,正义与邪恶的较量。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编导巧妙地利用鲜明反差的对比手法展开叙事,一边是充分的信任,真心的帮扶,痴迷的追求,一边是步步为营,骗取信任进而骗人骗钱骗房产。尤其是围绕到底是真情伴侣还是高级骗子,周氏父女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最后发展到让保姆的女儿入住,将自己的亲生女儿赶出家门。围绕家庭财产,展开了一场又一场爱情和亲情的保卫战。在这场战争中,我们看到了真善美与假丑恶的殊死搏斗,看到了正直善良与阴谋诡计的浴血拼杀。
作品没有概念化、简单化,而是深度挖掘提炼,使得作品的思想内容更具张力,主题和立意更加深邃并趋于成熟饱满。周老师的两个女儿是深爱父亲的,并不反对他续弦,也希望有人能在父亲身边照顾他,她们赞成赵阿姨走进周家,极力反对保姆刘西娜成为她们的后妈。不是因为刘西娜照顾不好自己的父亲,这一点她们并没有疑虑。周冬礼就一直认定刘西娜是为了老爹的房产不肯离去的。故她们担心,而且不仅仅是担心,是忧虑、是恐惧。因为她接触的案件里,保姆骗老人情感,最后霸占房产,鸠占鹊巢,把老人赶出家门的事件比比皆是,数不胜数。刘西娜起初的纯粹善良博得观众极大同情,对周冬礼的刁钻、刻薄、冷漠、不可理喻表示出极大愤慨。但随着李禹坤父女罪恶阴谋的逐步升级,事件性质和人品也开始逆转,事情的发展证实了周冬礼的预言和判断。然而这个结果不是刘西娜自发产生的,而是李禹坤父女强加给她的,是不得已而为之。生活就是就是复杂多变,刘西娜从勤劳保姆到善良帮凶再到真心伴侣,周冬笑从甜蜜婚姻到误解离婚再到相互宽容重新复婚。生活不容形而上学,很少非此即彼。复杂多变、喜怒哀乐、爱恨情仇才使得生活那么丰富多彩、人们才有那么多的悲欢离合。
跌宕起伏、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引人入胜,扣人心弦,使人欲罢不能。剧作没有照搬现实生活,但又来源于生活、取材生活、高于生活,追求的不是事实真实,因为那是新闻记者的事情,编导追寻的是艺术真实,艺术真实是可以有原则的艺术虚构,此事未必真的发生过,但它是完全有可能存在的社会现象。赵大姐为了和周老师成为一家,便派保姆刘西娜打入对门家中充当间谍,谁知周老师从一开始拒绝她到暂且留下,从彼此关照到心心相印、到最后二人须臾不能离舍,有道是有心栽花花不放,无心插柳柳成荫。赵大姐得不到周老师的爱,于是就迁怒于刘西娜,经常讽刺挖苦打压她。客观地说,刘西娜入住周家的目的起初是纯粹的,谁知他前老公李禹坤也在这座城市的一个建筑工地,不好好上工的他受包工头丁四儿的撺掇,设其陷阱让他越赌越大,怂恿教唆大投入才有大回报,居然骗亲闺女挪用公司30万公款并一下输得精光。为了不让女儿坐牢,刘西娜开始扮演善良的帮凶。当初的纯粹日益变得阴险可怕。这种故事在物欲横流的当下,欺诈密布的都市,那是完全可能发生的,情节的设置具备合理性。
当然,言其合理,并不是我完全首肯剧作细节的处理,如抽屉里两万元不翼而飞,周开启不闻不问还自担罪过;房产证被盗,换回一本假的,全然不知,周家父女看不出一点破绽;身为公司出纳的李元媛,连卡上有无资金都未查验,一下就挪用公款30万!李禹坤豪赌输掉30万,企图让前妻骗婚用老周房产抵押,刘西娜为了女儿不报案,把简单问题复杂化了,这不能不说他们都是一群法盲。刘西娜母女同受折磨煎熬,也痛苦不堪;大学教授的智商和情商被“来之不易”的爱冲昏了头脑,有点助纣为虐了,最后昏庸到观众不得不由同情向厌恶转变。这些欠缺反复斟酌的细节,难免有影响剧作可信度和艺术感染力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