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级干部今年将轮训国学。国内首套“领导干部国学教材”出版9月起下发,各地可在线学习“微课程”涵盖用人、廉政、执法等内容。(法制晚报6月15日) 由于现在教育方式的改变,自然科学的兴起,古典传统文学成为了语文课本中的篇目,课外兴趣阅读的选择,流传范围变得狭窄。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中华民族祖先历经五千年雪雨风霜所遗留下来的名著典籍如同天上繁星般璀璨,尤其以治国为官之道为翘楚。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祖先的古老智慧值得现代人汲取。 汲古一汲取古人的“廉”。廉是古代官员的主流文化,且不说脍炙人口的包青天、海青天的故事,就是许多当朝宰相也恪守廉洁信条。贞观名相房玄龄其父就清廉为官,俭朴一生而无积存,他自己更是身居高位而洁勤慎独。司马光祖父、父亲和他自己都是进士,尊崇“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朴为美”一生为官勤廉自守。被康熙皇帝誉为“天一廉吏第一”的于成龙更是廉洁清贫殁于两江总督任上。 汲古二汲取古人的“德”。德为古人精神世界的最高境界,历来为古代读书人所孜孜追求。先秦魏晋以德为选拔考察官员的重要标准。古人自呀呀学语开始即受到各种道德教育的熏陶。为人处世紧紧围绕各种道德标准,养成了敬天为民的心中戒律,宁可牺牲性命也不会践踏道德底线。“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清朝尚书张英面对家人同邻居争屋基没有以权压人,而是以德服人,豁达处置,感动乡邻,带动民风,也就有了传为美谈的“六尺巷”。 汲古三汲取古人的“智”。这里谈智主要是为官之“智”,为官之智是对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认识,对自身处境的正确判断,对眼前形势的犀利洞悉。不会迷失在灯红酒绿的官场之中。春秋时鲁国宰相公仪休因为知道“不矜细行终累大德”,自己不被人围猎就可以长期食俸禄长期吃鱼故而拒绝别人送鱼。吴王夫为父雪耻之后便盲目自大,无法正确认识,杀戮忠臣,亲近小人,沉迷女色,被越国坑了几次都浑然不知,最终三千越甲吞吴身死国灭,实为不智。 汲古四汲取古人的“勤”。“勤政”是古代官员皇帝的重要德行表现,抱着“为生民立命”的朴素观念,古人留下许多勤政的典故。秦始皇嬴政每天要看完120斤竹简;诸葛亮更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朝臣代漏五更寒”清朝皇帝大臣在凌晨5点多就要上早朝议事。而像郑板桥这样“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的勤政县吏就更多了。 汲古为铸今,古人的智慧远非“廉、德、智、勤”四个字能总结表述。也不是此次教材中“天人之道”等六“道”所能概括的,但是以国学为教科书,以古人为榜样,汲取古人立身治国的智慧,得其精华、去其糟粕,对当前的官员干部有益无害。从落马的干部来看,或纵情声色被人围猎,或放纵家人贪污受贿,或目无法纪肆意妄为,或庸庸碌碌只求退休。这些人走到落马入狱的地步,很大部分是学的不够,总认为都是那样不会有问题,缺乏对法律的敬畏心,对群众的同情心,对事业的责任心,对欲望的控制心。倘若古籍名著能读其一二,名士廉吏能学其些许,他们的精神世界也不会苍白空虚,就自然会看淡看透眼前的许多诱惑,也能学到许多处置难题的方法。如果再认真学习点,更能帮助自己在岗位上作出一番作为,人生有所成就,何乐而不为呢? 编辑/秦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