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国务院重大政策措施落实重点督查情况汇报,对落实不力的坚决处置整改等工作。针对11个督查组的汇报,李克强总理指出,督查中发现的问题,该处理的就要处理;对国务院政策执行不力的要通报批评;对明显不作为的,更要严肃问责处理。总理说,“尸位素餐、无所作为是典型的吏治腐败,这样的干部应该追责!”(7月9日《京华时报》) “腐败猛于虎”,这是人们对腐败的一种曾经比较“流行”的看法。六十周年国庆献礼大片《建国大业》中,也有“反腐亡党,不反则亡国”的“经典”说法。在中央推行既打“老虎”,又拍“苍蝇”的反腐新思路时,一些人也曾有“英雄所见略同”的切身感受。不过,随着反腐的强力推进,反腐无禁区,“刑也上常委”的反腐新局面不断出现,使得这种担心变成了杞人忧天。如今,“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已经初见端倪,我们已经建立起不敢腐的反腐新机制,不能腐、不愿腐的反腐新机制正在有条不紊地建立着。 关于行政不作为的危害,李克强总理作出了“尸位素餐是典型的吏治腐败”的判断后,立刻在网友中引起热议。不少网友认李克强总理有点危言耸听。但笔者认为,李克强总理的判断是科学的,甚至笔者认为尸位素餐猛于吏治腐败。 李克强总理关于“尸位素餐是典型的吏治腐败”的说法,释放出李克强总理浓浓的亲民、爱民、为民之情。所以,李克强总理才会对于官员的行政不作为如此之深恶痛绝。笔者认为,之所以说尸位素餐猛于吏治腐败,至少有三个原因。 一是吏治腐败并非一无是处。纵观当今的腐败分子,就连臭名昭著的“腐败大亨”,他们也曾为老百姓做了不少的好事、实事。虽说功不抵过,但我们决不能因为其贪腐犯罪,就片面否定其取得的成绩和作出的贡献。事实上,如果一个贪官不为老百姓做一点好事、事实,肯定也不可能坐得稳“江山”的。看待贪官,必须一分为二,辩证地看待。既要看清其贪得无厌的一面,也不可抹杀其为民服务的光辉一面。 二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世界发展竞争大环境,迫使我们必须紧跟世界发展的步伐。我国现在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尽管我们已经跃居世界经济总量第二位,但人均国民收入仍然处于世界后列,要实现经济发展的后来居上,必须凝心聚力,付出加倍的努力和艰辛。因此,作为带头人的行政官员,必须笨鸟先飞。对于国务院的政策,各级政府和官员必须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对于慢作为、不作为的,必须严肃问责处理,以儆效尤。 三是对外开放的现实需要。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对外开放可以弥补我们资金、技术、管理知识和管理经验的不足,增强我们自力更生的能力。但是,世界上没有只付出不收获的“活雷锋”,对外开放也没有“免费的午餐”。为此,我们必须走出一条外商发财,我们发展的双赢、共赢发展道路,才能取得招商引资的累累硕果。而官员的不作为,必将寒了外商的心。因此,对于行政不作为者,必须挥泪斩马谡。 当然,对于李克强总理关于“尸位素餐是典型的吏治腐败”的观点,我们要全面地、辩证地解读,不能断章取义地认为这是李克强总理发出了反腐可以放松了的“信号”,决不能据此作为反腐败出现拐点的“有力”论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