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季节是一个暖冬,而对于吉林省3000名林业投资合作(托管)造林者来说,却是一个酷寒的季节,他们的投资即将面临血本无归的处境。
近日,记者来到长春亿霖公司,但见人去楼空,当年如火如荼的销售场面已不复存。在销售林地时,该公司曾信誓旦旦对外保证,投资者的管护资金绝对有保障,因为他们已经把巨额的管护资金存入通辽市某农行,并和该行签订了严格的银行监管协议书。在宣传册上,亿霖公司还专门把银行监管作为选择亿霖的重要因素之一。由此,数亿元的管护资金陆续涌入了亿霖公司。但在记者调查中发现,当初宣称异常可靠的银行监管,其实不过是亿霖公司圈钱的一个手段而已。
亿霖集团两家吉林分公司
记者从吉林省工商局查询得知,亿霖集团在吉林省有两家分公司,分别为内蒙古亿霖木业长春分公司和内蒙古亿霖木业吉林市分公司。其中长春分公司注册于2004年5月21日,有效期到2007年6月,法人代表为赵代红。由于长春分公司和吉林市分公司不是独立的法人,因此无法查询到其注册资金,不过,据亿霖集团对外招聘及公布的数据显示,其注册资金为5000万元。知情人透露,2004年亿霖公司租赁10万亩土地,租金按质论价,每亩地每年2元至30元,按照不同情况分1年、3年、5年或者10年结算一次。
林权所有人变成亿霖
受害者陈先生表示,2004年他在亿霖花2.36万元买了10亩林地,当时他的一名亲属在亿霖工作,说亿霖不会骗人,放心买吧,而且那名亲属自己也买了几万元的林地,所以陈先生毫不怀疑地掏了钱。“我那名亲属也是受害者,亿霖把秘密隐藏得很深,她在亿霖工作都不知道这里面有陷阱。”陈先生说。
资料显示,2003年前后,造林公司开始出现;2004年,铺天盖地的广告开始向市民展开攻势。亿霖的投资者庄大娘至今还记得,自己是在公园晨练时被拉入投资造林的队伍。受骗的刁老先生说,2004年夏秋之交,经人介绍他买了50亩林地,当时林权证上写着,林地所在地是内蒙古自治区。2006年,亿霖公司打来电话,请老人换林地。当时亿霖宣称,在贵州购置了林地,两年前进行飞机播种,树木已比内蒙古的林地树苗大,换了贵州的林地比较合适。很多人都禁不住诱惑纷纷更换林权证,林地所在地点由内蒙古转移到贵州。与此同时转变的甚至还有林权的所有人,原来都是投资者个人,这时却变成了亿霖公司。刁老先生又交纳了2.6万元购买了10亩没影的林地。这样,刁老先生15万元左右的投资扔了进去。
买了没影地,没有林权证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有的投资者连林权证都没有。刘女士在2005年末购买了10亩林地,花去了近4万元,此时林地“疯涨”,刘女士拿出全部的积蓄,得到的是一纸合同和两张交款通知书,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凭证,她买的地到底存不存在都无从知晓。知情人透露,原来。亿霖在内蒙古的林地不够了,出现了一地多次出售的情况。为此,亿霖开始更换林权证将投资者“转手”,说服投资者把林地转向河南、贵州、云南等地。转移后的林权证都没有办理成投资者个人的,投资者无从知晓同一块林地到底卖给了多少人。
受害人如何维权
近日,记者在长春市公安局看到报案人员登记表,近200名投资者前来报案。目前有消息传出,亿霖长春分公司已接受北京警方的调查。目前,长春警方也正在进一步调查此事。
面对投资者的种种疑问,吉林中吉律师事务所王律师认为,亿霖在北京的公司构成了刑事犯罪,那么必须遵循先刑事后民事的原则,也就是说,投资者可以维权,但是需要等待警方对此案的侦查结果。
亿霖受害者是否受到消费者协会保护呢?长春市消费者协会副秘书长钟萍介绍,消费者必须是购买用品用于生活消费,这样才能受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保护。亿霖的受害者购买林地用于投资,应该受到《合同法》等相关经营方面的法律法规的保护。
记者咨询了几十位长春的亿霖投资者,这些人表示,他们都签订了8年、10年或12年的合同,都取得了林权证,还有保险公司的保险。林业部门表示,林权证是国家林业部门核发的,即使公司倒闭,林权证还是受法律保护的。但如果超过林权证规定的期限,就不受保护了。
对于长春的受害者如何挽回损失,相关法律界人士分析,投资者与亿霖长春分公司签订的合同规定的期限太长,由于合同未到期,目前投资者无法指控亿霖违约。由于案件没有结束,赔偿问题也无法解决。
吉林省工商局公平交易处杜处长告诉记者,根据国家法律,构成犯罪的传销案件,须由公安机关处理,因此,投资者可到公安机关报案。
针对亿霖公司所谓的投入2.5万元,10年后收益25万元的宣传,工商部门提醒,但凡这种离谱的宣传,不要轻信,在投资前不妨请业内人士分析一下可行性,以免上当受骗。
《市场报》 (2007-03-21 第0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