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贵州省黔西南州,实施一年有余的“干部召回”制度得到官方和民间的双重认可,各地政府部门纷纷登门取经,然而8月21日贵州省纪委监察厅网站的一则消息,则宣告该制度“鼻祖”郭玉海涉严重违纪正接受组织调查。(9月7日《成都商报》) 作为“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干部召回”制度,其“鼻祖”郭玉海因首创该项制度而名声大噪,又因他自己被“召回”而再度“出名”。《人民日报》曾先后两次对郭玉海的“干部召回”制度进行公开“曝光”, 去年12月2日还进行了头版头条报道。正印证了“有为必有位”的“微言大义”,当月,郭玉海就凭借《人民日报》的“东风”华丽转身——一举荣升黔西南州副州长,并兼任兴仁县县委书记。郭玉海那句:“制度的目的,就是要在党员干部中形成震慑,不作为就要被召回,对谁都一样”的铮铮誓言仿佛就是“新官上任三把火”的提前“预演”,正在我们耳边“余音绕梁”时,弹指一挥间,郭玉海就因涉嫌严重违纪自己被“召回”了,给“干部召回”制度深深地“幽”了一“默”。 说实话,郭玉海算是十足的“能吏”了。他的“干部召回”制度对于治理“庸懒散慢浮腐”6种现象显然具有立竿见影的“疗效”,尤其是该项制度与被召回干部的“四子(位子、面子、票子、脑子)”直接挂钩,是对“庸懒散慢浮腐”6种现象的对症下药,精准“点杀”,值得推广。 通过对黔西南州“五类干部”召回后的“重新回炉”,这些干部“恢复出厂”后,精气神立刻焕发了可喜的“第二春”。自此,黔西南州的干部“迟到、早退等现象消失了,50岁以上没有职务的老同志也开始发光发热,干起活来十分卖力。” 拿破仑说:“一头狮子带领的一群羊,能打败一只羊带领的一群狮子”,习总书记更是强调“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两种说法都有异曲同工之妙,无一例外地说明领导干部的极端重要性。所以,黔西南州在对“五类干部”进行“召回”提升后,各项经济社会事业也得到了跨越式发展。今年上半年生产总值增速,黔西南排贵州第一,今年贵州省文理科状元均出自黔西南,贵州省第九届运动会,黔西南史无前例地拿到了第四名的好成绩。人们直叹:“数风流人物,黔西南州这边风景‘独好’”! “发展才是硬道理”。黔西南州各项经济社会事业可圈可点的骄人战绩,无不在为“干部召回”制度的“鼻祖”郭玉海“歌功颂德”,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干部召回”制度对于从严治党是“合脚”的。因此,我们不能因为郭玉海自己被“召回”而全盘否定这项制定的积极作用,更不能因此因噎废食,毕竟“干部召回”制度的“功”大于“过”,“过”是瑕不掩瑜的,可以忽略不计的。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辩证的否定是“扬弃”,即既克服又保留,不能全盘否定。“干部召回”制度的主流是好的,必须发扬光大。郭玉海自己被“召回”事件只能说明“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也充分说明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但不可否认,“干部召回”制度的确还有“硬伤”需要及时“医治”,亡羊补牢未为晚矣,那就是如何对市县党委政府“一把手”进行行之有效的监督管理,让他们在“干部召回”制度的“大熔炉”里“久炼成钢”,而不是“逍遥法外”。 “干部召回”制度必须“无禁区”,市县党委政府“一把手”也必须置身其中,自省、自警、自律,自觉接受上级和人民群众的监督,自觉做到“四有”,即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另一方面,省委省政府要加强对市县党委政府“一把手”的强有力的“遥控”指挥,不能让市县党委政府“一把手”游荡于“服务区”外“君命有所不受”,确保市县党委政府“一把手”既严于律人,又严于律己,让“干部召回”制度在“试验区”内人人平等,人人都是参与者。因此,市县党委政府“一把手”在实施“干部召回”制度时,要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不能“手电筒只照别人,不照自己”,否则,下一个郭玉海又将“横空出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