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中国央行宣布,自24日起,中国人民银行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各0.25个百分点、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同时,不再对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等设置存款利率浮动上限,基本放开利率管制,顺势完成利率市场化的阶段性目标。 10月19日公布的三季度GDP增速跌破了7%,降至6.9%,凸现了当前经济下行压力窘迫。在此经济形势下,为了给明年经济增长创造条件,中国央行在8月26日“双降”之后,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再次实施降准降息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央行此次“双降”,剑指的是中国经济,并非为了刺激股市的上涨,市场不宜夸大此次“双降”对股市的刺激作用。 回顾近三次央行“双降”的时间节点:6月28日,8月26日,10月24日,不难发现,几个月以来央行“双降”的周期近乎于每两个月一次,使得市场可以大体窥见央行现阶段政策调整的频率和幅度。 央行连续不断的“双降”政策,向市场释放出了大量的流动性。在央行持续宽松的货币政策下,国内整个金融市场的融资成本已全面降低。对当前国内的金融市场来说,不仅存贷款利率降低到历史最低水平,而且无风险利率十年期国债利率也破“3”向“2”,这意味着整个金融市场的利率也降低到了历史最低水平。 然而,拿这次央行的政策来说,不再对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等设置存款利率浮动上限,使得存贷款利率实现市场化,由此一来,当下央行降息,对股市、楼市只构成名义上的利好。 与此相比,此轮降准,按照9月末各项存款133万亿元计算释放流动性6650亿元,此举对商业银行是利好,进而对股市、楼市或构成实质性利好。 存款利率放开,一直是金融改革最难啃的骨头之一。在这次“双降”的同时,央行宣布对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等设置存款利率浮动上限,这意味着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基本达到了阶段性的目标。而利率市场化,在中国金融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它将成为我国利率管制基本放开的标志,意味着金融市场主体可按照市场化的原则自主协商确定各类金融产品定价,未来银行业的“存贷利差”将收窄。 如此一来,不仅有利于促使国内金融机构加快转变经营模式,提升金融服务水平,也有利于健全市场利率体系,促进直接融资发展,优化金融市场结构,更重要的是,可以完善由市场供求决定的利率形成机制,发挥利率杠杆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充分释放市场活力。 在完全实现利率市场化之后,汇率市场化、人民币可自由兑换改革将会摆到时间表上。 因此,就“双降”与资本市场的关系而言,本轮“双降”的最大亮点在于利率市场化阶段性目标的实现。 作者:中兴汇金投资研究部研究员
|